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科技”的博文

聊一聊“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无论是从财富上,还是社交媒体影响力上,埃隆·马斯克都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就好像当年人人在谈论乔布斯,现在的媒体、创业者也无时无刻不在讨论马斯克。 我不太关注汽车,听说马斯克的时间比较晚,经常看到他被媒体提及是近两年在Twitter上,而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疯狂”。首先他在Twitter上的言论引发特斯拉股价的大起大落,简直像是操纵市场的凶手;其次还有他在节目上公开抽大麻,让人以为他是个瘾君子;大力推广狗狗币,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和公开讨论特斯拉一样,让他成为操纵加密货币价格的高手。马斯克俨然成为“推特治国”的特朗普第二。 前段时间马斯克宣布收购推特,称要“维护言论自由”,让我再次感受到他的“疯狂”之外,又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了一些好奇。“维护言论自由”这种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言论,从一个亿万富翁嘴里说出实在是少见。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对这个现实版的托尼·史塔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马斯克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实业家,他也曾在互联网领域创造出一番事业。大名鼎鼎的Paypal就是他创办的。从Paypal创办的出发点——颠覆传统银行,成立一家专门的互联网银行——可以看出,马斯克是一个喜欢挑战权威的人。毕竟当时的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创造一些和传统行业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马斯克却想颠覆传统行业。这种精神贯穿了他后续的几次创业,让他一直在做“不可能”的事情。 马斯克从Paypal的创业中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得以建立他的实业。而他的想法在当时的商界看来不仅是异想天开,而且无利可图——他想探索火星。一开始他只是想从俄罗斯那里买来几枚导弹作为运载火箭发射一些实验品,但被俄罗斯人拒绝后,他居然表示要自己建造火箭,而且马斯克为此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航天工业及物理学。一个被大家认为是亿万富翁花几千万玩一玩的项目,却被马斯克认真对待,并成立了Space X。马斯克聚集了一帮天才,从无到有的开始建造火箭,到今天,Space X已经颠覆了航天业,能够通过重复利用火箭来降低发射成本,随着发射频率的提高,让太空移民成为可能。 马斯克涉及到的产业是他世界观的体现。特斯拉在建立之初就拒绝走油电混合路线,马斯克称之为“不理想的妥协方案”,太阳城通过价格战打败了几十家电力公司,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家大型公用事业公司,并且为特斯拉遍布美国的充电站提供清洁能源。马斯克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挽救地球和人类,实...

雅加达亚运会引入电子竞技的感想

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引入了六项电子竞技游戏作为表演赛,前几名会发奖牌但是不计入参赛国奖牌总数。不过下一届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就被列入正式的比赛项目了。这无疑是传统综合运动会的一次大变革。要知道,同样作为脑力活动的象棋围棋都没有进入到奥运会或者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中。 支持者宣称,电子竞技和象棋围棋不一样。后者是纯脑力活动,体现不了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而电子竞技要考验选手的技巧、灵敏、判断力和决策力,和奥林匹克精神是相符的。 通过否定其他脑力运动来支持电子竞技这一脑力运动,我认为不具说服性。如果说非要比较“激烈”的竞技才能进入奥运会亚运会的话,那射击射箭,冰壶这些,也不算很激烈的运动,但确在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很多年了。我倒觉得应该把所有脑力运动放在一起来评判。虽然象棋围棋懂行的人看起来,厮杀激烈,很有观赏性,但外行人就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甚至看热闹都看不出来什么。而电子竞技,实际上是真实体育竞技或战争的模拟化,即使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也能通过屏幕了解到竞技双方在干什么,和足球篮球带来的体验是类似的。观赏性普适才应该是电子竞技入选亚运会的原因。 对于电竞入亚运会这件事,我是赞同的的,因为这件事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变革,代表传统的体育项目终于愿意承认脑力活动也是一种体育项目了。这其中当然有现实原因,不管是亚运会还是奥运会,如今的收视率都逐年下滑,反而电子竞技比赛在世界各地风生水起,巨额奖金吸引参赛者参加和观众的呐喊。而游戏厂商也需要通过亚运会来为自己的游戏“正名”。确实如果某一游戏被传统运动会接纳,起码在中国这个普遍认为“沉迷游戏玩物丧志”的社会,影响是正面的,能很快促进游戏销量增长。这是传统体育对现实,或者未来的让步。 为什么用到“未来”这个词?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讲述的是一个被电子游戏包围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们用虚拟现实技术来玩游戏,比现实中的足球篮球还要刺激,但是却不必担心受伤。现在市面已有一些虚拟现实产品,而且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是不是有一种可能,未来大家都不再进行真实的室外体育运动,而是在虚拟世界中参与更安全却更激情的游戏运动呢?所以说,电子竞技登上亚运会这个舞台,是传统与未来的交锋。 再一个,人类从风餐露宿的狩猎时代,走到如今的信息时代,身体强壮已经不是必须。霍金只有一根手指能动,也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靠的是他的大脑。所以未来的竞技,比...

升级到windows 10

29号苦等一天,始终等不来微软的升级提醒,心想若要等这"史上最大规模"的软件升级活动轮到我岂不黄花菜都凉了。30号一早起来不见推送,便直接下载了新版的windows10镜像,直接运行setup文件进行安装。上午上过自习回来,win10已经准备妥当了。 安装新系统后最大的惊喜是我所有的文件和软件都还在,并且完好无损(我的平板只有一个C盘,所有东西都在系统盘上),这是以前装系统从没有过的体验。联网后,系统自动进行了激活。可见正版用户如果心急,无需等待推送,直接自己下镜像安装也是可以的。 然而刚装好的系统屏幕频繁闪烁,鼠标移动缓慢,卡的不行。这个问题在以前试用预览版时遇见过,那时候屏幕闪的进不了系统,平板又不像电脑可以进PE修复,最后强行恢复win8了事。这次问题还没严重到无法操作,所以上网下载了驱动精灵,扫描后显示是intel集显的驱动问题,修复过后就好了。看来是微软的新策略——强制系统驱动自动更新惹的祸。这也正是受到大家诟病最多的一点。大家以前用系统都是关闭自动更新或者用电脑管家帮助更新惯了,现在微软要强制更新,推送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说,盗版系统用着也是提心吊胆了,不一定哪天更新后黑屏了。 Win10相对于win8最大的改进一是开始菜单的回归(升级),二是Edge浏览器,三是语音助手小娜。微软对于"磁贴"这个东西看来是情有独钟的,无论如何也要把它融合到系统中去。Win8时代显然是操之过急,把整个开始菜单变成大色块,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接受水平。到win10这里,开始菜单回到win7样式+磁贴,倒也不能说是倒退。动态磁贴的确是有它的优点,可以作为快捷方式,又能即时看到APP的最近更新。现在这种模式显得更加亲民了。遗憾的是不能为单个磁贴选择背景颜色,同一的色调略微单调。 Microsoft Edge浏览器是用来代替windows的老朋友IE。乍一接触速度的确挺快,并且界面简洁,实在是比IE高明了不少,,但和另外几家第三方浏览器比起来,chrome、opera等,微软只能算是刚刚入门。Edge浏览器现已有了书签、密码同步,页面预测,阅读模式,web涂鸦等新颖的功能,可以在多个细节问题和重要功能上尚有不足。一个问题是书签的使用不甚方便,点击一个文件夹后换到另一个文件夹需要再次点击,延续了IE的风格,而不是像其他浏览器把鼠标移上去就行了;而...

《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

当下最流行的词之一就是"大数据"。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还是文化产业公司或是制造业公司,张口闭口都是"大数据"。但究竟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大在哪里?"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大数据时代》这本书就详细为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 《大数据时代》是英国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的著作,这本书也被尊为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作者利用上百个例子来对大数据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解说,让外行也很容易理解。结构上,作者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三个角度依次阐述,条理清晰。 所谓"大数据",按作者的说法,就是"所有数据"。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的发展,收集数据变得越来越简单,储存数据的成本越来越低。在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做统计时只能收集有限的数据做样本,其中要考虑随机样本的选择,努力减小因样本问题出现的误差;统计结果往往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数据利用率低。而现在则可以做到"样本=总体"。数据的增多带来不可避免的精确性问题。"小数据"时代,一个样本的错误就可以造成对总体估计的失败,幸运的是,"大数据"时代对精确性不再那么要求苛刻——也无法要求太严格——数据的数量足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对思维变革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最重要也是全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从追求"因果关系"的旧思维方式向追求"相关关系"转变。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通过大数据来透视一种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很多精确学科领域依然需要探寻"因果关系"解决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所以,这局限了这一转变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发生。作者自己也说,"大数据的相关性将人们指向了比探讨因果关系更有前景的领域。"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数据形式也是千变万化,任何文字、行为、万物都可以被数据化后用来分析。对这些数据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到其初次使用价值,更要放眼它未来可能的用途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当然数据并不是无限使用,时效、环境的变化肯定会对数据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数据的折旧也是应当考虑...

现在的东西真让人稀罕

腾讯微信刚发布时我表示不屑,以为又是移动飞信的山寨版。既然现在大家都有手机,通讯录也被移动垄断,为何还要去用功能相似,但还要像qq一样加好友的微信? 这几个月,关于微信的新闻越来越多了,而周围的朋友也纷纷开通了微信。邮箱里一条接一条的邀请让我很hold不住。终于,我也开通了这个火热的东西。 进入后立刻收到系统信息,给我推荐了几个好友。一看,都是比较熟识的朋友。随后系统又提示我导入通讯录,导入后很方便的加了众多联系人的好友。急忙给一人发消息,"这玩意儿怎么玩啊?"不一会,收到回复,竟然是语音信息。原来这才是微信的主打功能!发送语音信息,像对讲机。还有一些像"摇一摇""漂流瓶"一样的有趣功能,甚至能生成二维码!它和飞信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我同桌上个月买了部安卓智能机,让我这个只看过智能机图片的土包子稀罕坏了。现在的手机,整得跟台小电脑,还能通过wifi上网。三年前还只存在于水货手机上的wifi,如今已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每天放学都能看到一堆同学蹲在学校对面的酒店门口蹭网。 上周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报警说自己手机被偷,和其他报警者不同的是,此人居然提供了小偷的正面照片和地理位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现在的智能机都可以安装一款软件,当手机被偷,盗窃者试图解锁手机失败时,软件会自动调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拍照,并记录下此刻盗窃者的地理位置,发送到事先设定好的邮箱。有了这个软件,谁还敢偷手机啊! 现在的科技发展实在是太迅速了,手机从2g到3g,又即将迎来4g,pc市场逐渐被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蚕食,以前手机200万像素就很高了,苹果推出800万像素手机,诺基亚还要推4100万像素的! 引用我哥哥的一句话,他参加工作几年了,在微信签名里很小孩子气地说:现在的东西真让人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