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为何小企业更容易选择逃税
目前国内税制还不完善,再加上税之外的各种“费”,使得企业的压力非常大,也就催生了一些想方设法逃税的企业。通常我们直观的认为,利润大的企业更容易逃税,因为可以从中获取的利益巨大。但实际上这个看法是不对的。此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究竟何种企业更有逃税意图。(注:上下文所说“大企业”“小企业”均以利润大小划分,而非利润率) 在市场上,纳税人有逃税和不逃税两种选择,同时,税务机关也有监管和不监管两种选择。如下图所示,如果纳税人逃税,税局监督,税局得到5,纳税人亏3;如果纳税人逃税,税局不监督,纳税人就赚了4,而税局亏了4;如果纳税人不逃税,税局监督,但是发现纳税人没偷懒,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检查,税局亏了1,纳税人赚了1;如果纳税人不逃税,税局也不检查,那么税局获得2,纳税人获得1。 逃税 不逃税 监管 5,-3 -1,1 不监管 -4,4 2,1 按照这个例子,纳税人不逃税,税局不监督是最好的,总收益最大为3,但这并未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因为假如纳税人知道税局不会检查,纳税人的最优选择是逃税;如果税局知道纳税人要逃税,税局的最优选择是监管;而纳税人知道税局要监管,他肯定不逃税。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所以纳税人和税局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定概率随机选择逃税or不逃税、监管or不监管,让对方不知道自己会选择什么,而这个概率会使得自己的预期收益最大。 我们设定税局以Q的概率选择监管,1-Q的概率选择不监管,这时从纳税人的角度,选择逃税的预期收益是: Q×(-3) +(1-Q)×4 = 4-7Q 不逃税的预期收益为: Q×2 +(1-Q)×2 = 2 从税局的角度,税局不希望纳税人猜到自己选择监管还是不监管,即要使纳税人的预期收益在逃税和不逃税之间没有区别,也就意味着两种预期收益应该相等: 4-7Q = 2 求得Q = 2/7,即对于纳税人而言,如果税务监管的概率大于2/7,则不应该逃税。 现在我们把表格的数字改一下,逃税时的收益率改小(利润小的企业逃税的绝对收益也小) 逃税 不逃税 监管 5,-1 -1,1 不监管 -4,2 2,1 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求得这时的Q=1/3,也就是说,只有当税务监管的概率大于1/3时,纳税人才不应该逃税。 因为 1/3 > 2/7 ,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利润越小,对监管概率的的容忍度就越大。小企业预期税局监管的概率为33%时才不会逃税,而大企业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