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记:《我的体育生活》
昨天写了篇《我的体育生活》,联想到了中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地域差别太大。就拿我现在同学来说,他们大多是农村来的,很多人甚至连足球都没踢过,还有很多人篮球也拍不好。而我一老师才五岁的女儿就已经能拍篮球了。 再一个,我们这里的羽球水平也不能和深圳,上海那里比。各项运动都是如此。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场馆(地)的不足。像我们这小城市,各种场地只有在学校里才有,场地条件并不好。如果是农村,那就更简陋了,一片不平的水泥地甚至土地加上两个破篮框就是篮球场了。 其次,是体育在我国的功利性比较重。这一点,从各级地方政府对每届奥运冠军的巨额奖励就能看出。这导致资源仅仅流向专业运动员,而普通群众却无法享受简单的活动。和国家倡导的“全民运动”精神不符。 其实,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很简单。“全民运动”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国家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鼓励。特别是中小城市。大城市因为有不少商业场馆,倒可以减少补贴。 再一个应转变思想。还记得不久前那句“得冠军后应该先感谢国家再感谢父母”吗?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体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冠军里。而正是因为我们把冠军看得太重,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在国外,有不少参加奥运会的都是非专业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比我们的运动员显得更轻松。想必他们也比我们更轻易地体会到体育的快乐和真缔吧! 全民都有条件健身,全民都快乐健身,国家就普遍健康。总不是仅有少数几个强壮无比的运动员,后面跟着一群病怏怏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