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5的博文

第一次晨跑

今天5点59闹钟响,6点起床,天刚刚亮了一点,洗了把脸喝了杯水穿好衣服就出去跑步。到了外面发现天已经足够亮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薄雾,后来才得知今天是中度污染,但我的呼吸道对此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反而觉得比晚上跑步时的空气好得多。今天我的目标是跑10km,围绕着我们学校外的马路。这是我半年来第一次跑10km,此前我夜跑的最长距离是7k,配速4分38秒左右。这个周六过后再有四天就是国庆节,要回家无法跑步,我便想趁放假前来次足量运动,我的计划配速是5:10左右,考虑到马路毕竟比塑胶跑道硬,我对自己的能力预计有所保守。 在开始的两千米我保持了4:40的配速,随后就遇到了一座桥——这段路程要过两个上坡。上坡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速度降低,跑过后发现这段速度反而有所提升。但是真正到感觉累的时候是7公里的时候,感觉心跳加速,一度有种心率达到极限的感觉。但我没有心率表,不知道确切情况,坚持跑了下去,速度相对降低到了5:05,跑过9km后才感觉心率渐渐正常下来。等跑完10Km,发现居然还有劲,第10公里的配速相较前三公里提高到了4:44,且没有不适感,或许是跑步状态上来了。 最终跑完平均配速4:48,出乎意料,我对这个速度很满意,没有感觉到累,小腿不酸,说明我跑步姿势也没什么大问题。特别是早上的空气,虽然天气预报说是重度污染,但我呼吸起来感到非常清新,完全不是夜间操场跑步的感觉。跑完洗过澡吃过饭,才9点,正好开始一天的学习。晨跑带来的快感真是妙不可言。不过天天晨跑也不现实。我现在的跑步规律基本已经形成,每周六一次的晨跑有必要进行下去。

雀巢金牌速溶喝后感

图片
今天收到了刚买的雀巢金牌速溶咖啡,200g,法式烘培,刚好上次买的雀巢醇品在今天只剩下一次的量,新品旧品实现了无缝交接。 本来没打算买雀巢金牌这一款,在醇品即将见底时我考虑的是德国格兰特的经典,同时也考虑了日本UCC的117和114。但格兰特大家普遍反映口味比较淡,我看重的是它的不酸;而UCC的117评论说口味较苦,114口味较酸,我个人偏爱口味苦的,或者是至少比醇品苦。后来看到评价说雀巢金牌这款比醇品酸味轻,味道更浓郁,就想还是先试试熟悉的品牌,就放弃了格兰特和UCC。 金牌一开盖,浓郁的香气铺面而来,没有醇品的味道重,但比醇品更清香。 雀巢醇品使用的是罗布斯塔咖啡豆,而金牌使用的是阿拉比卡咖啡豆,从豆品上金牌就比醇品使用的要好。通过对比金牌和醇品,可以看出来,深度烘培的醇品颜色更深,而中度烘培的金牌颜色较浅。而且醇品的咖啡粉不成形,桶底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刚买回来时上层的咖啡粉也和现在差不多,像一堆碎泥巴;金牌的咖啡粉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像一堆整洁的小石子。 我迫不及待的冲泡了一杯,很遗憾的是,金牌冲出来的咖啡味道闻起来很清淡,远不如刚开盖的感觉,甚至不如醇品有味道。而且金牌冲出的咖啡没有泡沫,而醇品泡沫较多。这和两者的研磨粗细程度有关。醇品研磨细,金牌研磨较粗。新鲜烘培的咖啡研磨太细的话会使味道变杂,或许这就是金牌研磨较粗的理由。 喝起来的话,金牌味道感觉很淡,同时能够明显感到酸味。对比醇品,它不如醇品苦,而比醇品偏酸。不过这样的感觉和第一次喝醇品明显不同。第一次喝黑咖啡时感觉涩简直难以下咽,直到半个月后来慢慢适应。如果第一次喝黑咖啡就是金牌的话,我想会更容易接受,口味实在是太淡了,亦或是我现在的口味承受力已大大提高? 不过提神能力金牌更胜一筹。喝过金牌后感觉神清气爽,完全不是喝过醇品后依然的呵欠连连。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次买的金牌正好能够满足我的需要。 虽说两者都是速溶咖啡,在专业人士看来都不值得一提,但对于我来说,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而我目前为止还没喝过真正的咖啡。现在我对咖啡这种味道已经从适应变成了喜爱,每天不来一杯感觉少了点什么。等毕业后一定要买个咖啡机,喝自己磨自己煮的咖啡。这篇博客就权当娱乐吧!

不人性的放假安排

什么是"以人为本 "?就拿我国的假期来说。以前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是不放假的,放假的是劳动节国庆节和元旦节,是现代化的节日:公历新年是各企业进入新的会计年度的标志,跟个人没啥关系;劳动节是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节日;国庆节建国日。但是"中端清"三个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和"团圆"两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后三个节日历史悠久又更富有内涵。故而我们现在有了这三个节日的假期,目的就是让人多回家看看,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传统文化。 但是今年的中秋放假安排就有点意思了。27号是中秋,又是周日,所以这次中秋就只有两天假——周六和周日。这不就是一个双休日嘛!这样一来,很多人就没法回家团聚了,时间这么太紧,回家不划算。更令人感到为难的是,中秋过后三天就是长达七天的国庆假期。这不是很鸡肋的事情吗? 假如某人中秋回家的愿望强烈,回家过完周日,是周一回来上班呢还是等到周四继续放假呢?如果周一回来上班,周四还要再回家,旅途辛苦,或者周四不回家,这就感觉有点亏,大把的时间没法用在和家人共处上;如果请三天假接着放十一,我觉得很多企业会很烦,我们在学校请假辅导员还烦呢,一个注重效益的企业能容许员工想走就走? 既然两个假期离这么近,怎么就不能从26日开始放,放到十月四号呢?这样总放假天数还是九天,和现在的安排一样。而所谓"专家"还表示,现在的这种安排是防止大家国庆后连上9天班。我很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国庆一定要放够7天——很显然"专家"话里的隐含前提就是国庆七天是必须,可就像阅兵这种事一放就放三天根本没必要。可见政治比人文更能影响放假决策。 再说说我们学校最近的一项变革。为了与国际接轨,实现三学期制(即一年分成三个学期上而不是两个学期),我们学校今年的安排就是第一学期到明年1月4日结课放寒假。为什么放寒假,寒假是为了让学生回家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中国新年,就像外国圣诞节放假一样。但是1月4日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五,连腊月都不到,离新年还有一个多月,你让学生跑回家等一个多月过新年?再看开学时间,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到这一天一家人去街上看看花灯,春节才算圆满结束,可是这样安排的话就只能在学校度过了。 说是"以人为本",实际执行中更多是机械化的决策,根本就没有真正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考虑

跑跑跑

图片
昨天并没有去拔牙。前天从医院回来后,我就上网查询拔牙的信息,重点在"疼不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拔牙疼不疼,完全和医生的拔牙水平有关。校附属医院的科研水准毋庸置疑,医生的理论水平也不会低,但是给我看的那个医生看上去才二十多岁,应该是我的学姐,我对她的实操水平实在不放心。而且我在那里并没有见到年长的医生,也不敢保证去到能有选择的权利。为了避免受不必要的罪,我最终还是决定十一回家,在家里的口腔医院,找一个信得过的医生。所谓信得过,是根据其在熟人口中的评价来判断。好在这几天牙疼的不是那么厉害了,坚持到十一应该没问题。 昨晚终于在5km里跑了5次后跑了一次7km,不仅速度比跑5km的时候快,而且跑完也并没有很累,这似乎意味着很快我就能实现每次10km的 计划了。我认为跑步情绪高涨和用APP记录有很大关系。在此之前,我跑步是按操场的圈数来计算,一般都是6圈,也就是2.4km。那时候主要目的是进行力量训练,跑的是HIIT方式,即半圈极限跑半圈慢跑,很快就能完成。不过后来我觉得大家都在跑马拉松(朋友圈有三四个),碰到的女同学们也都是长跑,我老是这样跑太短跟大家都没共同语言了,而且也不容易有赏心悦目的成绩——无论如何短跑我都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长跑只要跑下来就能算是成功。所以我准备开始向长跑努力。回到APP上,我用的是RUN THE MAP这个软件,算是WP上为数不多能及时更新的软件之一,界面现代化,运行流畅,基本的功能都有,但是没有社交圈。现在流行的NIKE RUNNING或者咕咚或者悦跑圈都有社交功能,可以跟好友比较,有比较就更有动力。我也很想跟人比,不过一是现在跑这水平根本比不过别人,二是确实没有工具可以比。那我只好专心自己跑自己的。不过即使数据给自己看,能看到每日的完成情况,看到总里程逐渐增加,还是很兴奋。虽然这样带来一种感觉,好像跑步已经变成了为数据而跑,但只要能跑下去,谁在乎到底是为什么跑。 现在跑步的劲头比大一时骑车的劲头大。骑车久了屁股疼腰疼,跑步只是会感到累,不会有部位特别难受,而且跑步对装备的要求比骑车低多了。希望能一直跑下去。

去医院看病

上午和室友同去医院。我是牙疼,好多天了,感觉无法再忍受了,他则是咨询牙齿矫正。到了医院,牙齿方面很快就完事了,医生看了我的牙后告诉我牙坏了。我对着镜子一看果然最后一颗牙齿也就是智齿都变黑了。而且医生说的很严重,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会危及到旁边的牙齿,只有拔牙一个解决办法。我没拔过牙,但小时候去过牙科医院做窝沟封闭,还做过矫正,深知张着大嘴让医生拿着工具在口里肆意妄为的痛苦,听到拔牙我就浑身打颤。但是也没办法,我害怕现在不拔以后拔的更多,于是决定明天专门来拔牙,今天如果拔的话就没钱吃饭了。室友的咨询也很快,而且他也需要拔牙,比我拔的要多。不过矫正是个长期工程,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看完牙,医疗卡里还剩三块多钱,因为我们来的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也就是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不光有牙科,我们就商量着要不再想想身上有没有其他问题,找医生给看看,三块多算是能挂个号。于是我就跑到胸外科,对医生说我前胸骨有时会疼。我的前胸骨部位躺下时候或者拉完引体向上伸展时的确会感觉到疼痛,前几天感觉疼痛加重,上网搜了搜说是胸膜炎或者肌肉劳损之类的,不是大问题,这几天减轻了就没管。找到医生描述病情后,这医生说了一大堆,用了很多听不懂的术语。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不是大问题,但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拍个CT。我猜着也不会有啥,所以就没去做CT,我的目的只是想把医疗卡里的3块钱用掉。谁知这医生很实在,没有收取我的挂号费,就是在说做CT时拿起我的医疗卡想输入号码,可当我说不做后他就还给我了。 钱没花掉,我们俩继续讨论还有什么部位可以看。室友灵机一动提议去看皮肤科,因为我们俩脸上都有痘痘。我们不禁为这个绝妙方案叫好。到了皮肤科,有个年轻女医生,很热情的跟我们聊啊聊,说了很多,就是为了说明痘坑要激光做,涂药是好不了的,最后说他们医院自己配的有种药,可以缓解下现在脸上的痘痘,而且才15块钱。我们最终被她说动,跑下去又充了十一块钱,一人买了一瓶这药水。 买过药水,花过钱,两个人心里感觉异常舒畅,我们一致认为,来到医院不花钱就好像逛街不买衣服那种感觉,到了医院就想千方百计的把钱花出去。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想法,想到明天要为拔牙花几百块,我的心情立刻就黯淡了。可能我们觉得开心的原因在于,此医院服务非常好,每个医生都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从没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对比我在家看病时那医生,说两句就不愿意说了,你不问他就不吭声,除非是给你开药的

换了新域名

前天看到西部数码的广告说.one域名开始预定,而且也不贵。本来现在这个域名我还算满意,不过如果能注册个更短更好看的域名自然是极好的。于是我就上去试了oxy.one这个域名,总共只有六个字母,看起来也比较有美感。预定的时候显示只有我一个人,直到昨天注册成功,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可能oxy是个形容词,中国人的话又不常用,所以没人关注。我上网搜了下,看到曼秀雷敦有个品牌叫oxy,而oxy.com是西方石油公司的网站,他们在纽交所的代码正是OXY。 我现在的博客已经换成了oxy.one,但是老域名还在用,因为还有十个月到期,我也没有其他网站需要使用域名。在明年到期后我应该会保留.one的域名。这种新顶级域名不知道百度和谷歌的收录政策如何,不过我觉得即使不收录我也有动力使用它,个人博客本来对收录不必看太重,而使用一个个性化的域名显然更重要。 这几日不逼着自己写博客了。前段时间是没话也要挤出来话,那当然是可能的,因为天天都很闲,为了写一篇博客耗费一个小时不算啥。但是开学了有课了,时间就显得弥足珍贵,上课和上自习好像是受苦的活动,下课后就是娱乐时间,还是玩玩比较开心。不过最常见的情况是跑完步回来洗个澡,还没开始玩就瞌睡想睡觉了。开学后宿舍人都回来了,作息时间不同,令我很怀念自己一个人住的日子。不过和有些人比起来还算好,我们宿舍除了我没有游戏玩家,只有电视爱好者。 学校的新生们军训很卖力,大中午的还聚集到一起在学习唱校歌,但我总觉得他们其中一部分跑调了,后来上网找来听了一下,原来是我唱跑调了。不过我还是感觉按照我的唱法更好听。 我要是懂音乐就好了。

失而复得

昨天晚上要看视频却找不到耳机了。我的耳机是漫步者H180,39元的耳机,连入门都说不上,但对我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大一时买了一根,用了三年依然完好,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增加,又买了一根同样的。因为这次来学校时把电脑放家里了,所以就只带了一根耳机来,可是现在却找不到了。 我回想了一下昨天从早到晚的活动。早上手拿耳机去自习室,因为我上自习从不背书包,也不需要背书包,只需要拿耳机和钥匙两样东西。耳机放兜里显得鼓鼓囊囊不舒服,就手拿着,而且是一手拿钥匙一手拿耳机。进了教师拿出手机插上耳机开始背单词,背单词后继续拿着耳机去走廊读英语。因为读英语时太多词不会读,要不停的查字典,听别人的发音。这都没什么丢耳机的机会,耳机一直在耳朵上挂着。那就到了中午。中午去吃饭时我不是很确定我有没有把耳机拿走,很小的可能把钥匙拿走而把耳机放那——它们俩总是成对出现。假设我那天只拿走了钥匙,那我下午走的时候是把桌上的书都清理干净了的,没有在意到耳机的存在,所以我就回想是不是在食堂买饭时把耳机落在了卖饭窗口。我昨天不仅在某一窗口买了中午饭,还在另一窗口买了第二天的早饭——酸奶,这就增加了把耳机随手扔下的可能。翻遍半个宿舍确信耳机没有被拿回来后我决定早上去食堂看看。 今天早上我没有忘记这个事,起床吃过饭洗漱后直奔食堂。令我惊讶的是食堂已经是一片绿的海洋——那时候才7点——原来是新生们军训的日子到了。我跑到最有可能丢失耳机的两个窗口欲向老板询问,但是势单力薄,我根本挤不到老板面前。我只好跑到失物招领处看看,可是失物招领处的桌子也已被新生们占领,黑板上只有五个字——"XXX 饭卡"。我快速做了下思考,如果再耽搁一会,去自习室估计就没有座位了,只好忍痛离开。 在忍受了没有声音的背单词和查词听不到读音(走廊太乱)的半上午后,回到宿舍我觉得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了。我虽然刚刚买了一个蓝牙耳机,但是这耳机是跑步时候用的,如果用在平板上在连WIFI时键盘鼠标都会有延迟,而且我也不喜欢入耳式耳机,耳朵孔太小总是插不进去。所以我很需要一个适用于特定情境下的耳机。难道要再买一根吗?对此我心里是抗拒的,短期内我不想再网购任何东西了,我要控制开销。我丢失这根耳机是三月买的,才用了六个月,我认为它的牺牲有些不值。 就在我犹豫有没有必要再购入新耳机时,灵光一闪,我从椅子上跳起来打开衣柜,找到了一件外套,并从其兜里

没有国就没有家?

昨天的阅兵带来了毫无悬念的朋友圈刷屏,大家纷纷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对领导人的风范表示敬仰,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小动作表示嗤之以鼻。还有人感慨道,没有国就没有家啊! "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推理形式是"没有国→没有家",逆否命题是"有家→有国",其实有家不一定有国,比如犹太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有家"推不出"有国"。如果说,"有家才有国",这个推理应该是"有国→有家",反过来"没有家就没有国",而无法从"没有国"推出"没有家"。 这需要说说国家的起源。人活着有多方面的需要,不仅要吃要穿,也要各种工具,要有生活用品。但是每个人天赋不同,靠自己满足所有需求也不是不可能,但毕竟不如专精一项,再拿多余的产品去与别人交换。所以大家就基于交换的目的聚集到一起了。但这还不能称为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而另一堆聚集到一起的人也需要土地,这样就会发生战争,军队也就出现了。战争不仅掠夺土地,也掠夺人口和财富,把俘虏变成奴隶,这时这个群体的集合才成为了国家,有了阶级和贫富的分化,有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柏拉图《理想国》)。这其中有个细节我觉得值得注意,即统治者的产生应该首先是由大家民主选举出来的,大家一致同意应该由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这个人也愿意作为代表与别的国家交涉。但发展到后期,统治者可能成为集权者,变成了只为某一群体服务。统治者即政府,是国家的代表而不是国家,应该表达全体国民的意志。如果统治者只为某一阶级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顺便带动了其他阶级的进步,但这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政府。对于大部分被统治者来说,物质可能比精神更重要,中国古代的反抗皇帝基本是因为吃不饱而起的,而中央集权达到的顶峰的康乾盛世受到大家的称赞。如果一个"哲人王"卸任后另一个"哲人王"接着上任那国家会永远这样强大,人民会永远幸福。但事实是"哲人王"不存在,否则汉武帝、唐太宗、康熙怎么会不加思考的传位给儿子尽管比他们儿子强的人多得是。一个人的一生有六七十年,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最长不过二三十年,谁也不能保证连续三届统治者都是"哲人

正义的错误观点(下)——《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代言人苏格拉底基于"正义就是欠债还钱"的论点,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得出正义的人都是小偷的结论,这虽然听起来令人失望,但也不是没有挽回余地。我们可以说,正义的人偷窃实际上是为了有益于朋友,危害敌人。这样就引出了第二种正义观: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而且这个朋友的定义要明确,朋友应该是不仅看上去好,而且实际上也是好人的人,敌人正好相反。但是柏拉图随后得出一个结论,正义者不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的不正义。这个结论是这样得来。他先用马受伤导致马的德性变坏,狗受伤导致狗的德性变坏来类比出人受伤导致人的德性变坏;然后说正义也是人的德性,所以人受伤后也就变得不正义了。 我认为这个推理有很大漏洞。前一句话的"德性"跟后一句话的"德性"完全不能看成一个意思。人受伤导致的德性变坏是身体上的,而正义这种德性则是心灵上的。如果这样说,人的心灵受到伤害导致正义变得不正义呢?那依然不成立。因为正义是德性的一部分,整体损伤部分并不一定受到损伤。 那么柏拉图把这个推理继续下去,便得出了"正义者不能伤害任何人使其变得不正义"。这中间,柏拉图反复用"美德"代替"正义",便又有"好人不能用美德使人变坏"的说法。得出了"正义者不能伤害任何人,无论敌人和友人"的结论。 关于正义的第三个看法,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说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医生所拥有的医术是为人体服务的,而生病的人体正是弱者,这怎么还能说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呢?苏格拉底的对手,色拉叙马霍斯这时把话题转为了"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生活的更好"这个问题。他说正义的人都老实,又不聪明,尽被又智慧又善的人不正义者耍了。这里的善他说是一种算计的善,而正义者拥有的是天性善。这就留下了反驳空间。既然正义者这么老实又不聪明,那他就不想胜过其他正义者,而只想胜过不正义者。不正义者就不同,不仅想胜过正义者,还想胜过其他不正义者。总结一下就是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不正义者同类异类都要胜过。苏格拉底举例说医生在医术方面不想胜过其他医生,而想胜过非医生(这一点不是很明白),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愿胜过同类,但愿意胜过异类。结合医生拥有的医术是正义和上面色拉叙马霍斯的说法,正义者变成了和智慧又善

开始练口语

每天看英语,并且默读着感觉挺流畅的,真正读起来才发现自己简直像个小学生读红楼梦,读这个词感觉不对,读那个词也感觉不对,不得不不停的翻音标,结果一句话读下来三分钟,两分半都在查字典了。 练口语这个想法已经酝酿很久了。虽然这辈子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渺茫,应用英语大部分时间是在"看"方面——看美剧,看图书,看网站,但是能说英语和能看英语毕竟是两个层次,人都是不满足现有层次的。不过作为语言来说,我们似乎把两个层次搞反了,谁生下来不都是先会说才会写的嘛,有不会写但能说的人,除了哑巴和《天龙八部》里的聪辩老人苏星河外,还没见过不会说只能写的人。 跑偏了。总之我想说英语,不管有没有人和我交流,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一种语言。暑假期间把赖世雄的美语音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算是纠正了以前的很多错误的发音。比如stop,task之类的,以前不懂,都是英音美音混着念,现在总算能大致明白英音和美英的区别了。但光会读了音标还不行,一读句子就不行了。有的单词看着背单词背过,背的时候也听过录音,读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总感觉怪怪的,查过字典会发现果然读错了。如今我认识的单词也有几千,能标准读出来的实不过一半,要想从头开始练习,是个浩大的工程项目。 今天读英语的时候正巧旁边是个英语专业的女生,她在我之前到那,我去了后听了一会发现她读的太好了,导致我半天都没信心开始。后来听了十分钟的录音,忍不住开口,才发现读出第一句后也就没那么害羞了。不过读了一会,旁边那女生就离开了,不知道是不是不想忍受我的种种"口误"了。 说来好笑的是,上初中高中时我最不喜欢学的科目就是英语,到了大学想学英语,这门课程已经变成娱乐课了。大一大二时的英语课就是老师带大家看电影,或者让几个同学做PPT,上去念两句,这课堂有趣是有趣,但却学不到什么东西。这种"娱乐式"课堂和另两种"高中式"课堂与"读PPT式"课堂算是当今大学课堂的三大类型。"娱乐式"和"读PPT式"都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但是老师最轻松,又有了互动课堂和数字化教学的名头。"高中式"课堂老师要求严格,还有提问任务和作业任务,对老师要求高,但对学生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了,谁也不想再来上一次高中。这种教学方式毕竟能真正教给学生知识

注会报名失败

今天本来过得好好的,中午在食堂买饭时人少,卖饭大妈给了比平时多三分之一的菜和米饭。吃饱之后准备休息一会就去上自习,这时候一同学跑来问我说你注会报上名没有啊,他说他没报上,给他发短信了。我说我没收到短信啊,他说没收到的都报上了,他宿舍有人打电话问了。我当时心里还庆幸我报上名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打电话给代报机构问了一下。结果就坏事了。人家说给你发短信了啊,总共就两个人没报上,名字记得很清。原来他发到我不用的联通号上了。我当时真想从楼上跳下去,复习了一个暑假(暑假前一个学期也没少看),该考试了才知道没报上名,老天爷对我太不公了。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注会报名是有学历要求的,至少是大专以上。像我们没毕业的学生,只有要毕业那一年才能报名,因为报名是在四月份,那时候毕业证还没发,所以八月份左右领到毕业证要去报名网站补填一下毕业证信息。我本来是明年毕业,但是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太大,进了社会找工作有证总比没证强啊,所以很多同学都是找代报机构来报名,希望在毕业之前能考过一两科。因为注协是人工审核报名者是否上传毕业证信息的,这就留下了可操作空间,代报机构正是通过买通中注协内部的审核人员来使不符合条件的人通过报名审核的。但是,近几年注协发现在校生参加考试的人数有些多,加大了审核力度,审核过后还有一次抽查。显然,我是被抽查到了。 这其实算是一种不合法手段,但是考过后是不会复查考试资格的,通过的话成绩会被保留,明年毕业可以继续考剩下几门。我虽然在今年报名前一直对这种手段表示不屑,但当报名开始,身边很多人都报了之后,我却有点慌。其实也是想给自己考研失利留个后路,如果没考上研,就要去找工作,找工作的时候又没什么简单明了证明自己专业实力的方法,说自己通过了几科注会无疑是最有效的。所以最终还是找了机构报了名。 本来没报上名没啥可生气的,因为我本来就没资格去考,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付出了努力,竟然连战斗的机会都没有,有点过意不去。可见,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你努力是自己的事,客观环境并不一定会因你的努力而对你做出报答。 从好处想想,起码我一暑假巩固了专业知识,万一以后应聘还有个笔试啥的,也不会很怕了。另外这本来计划的十一月前把时间分配给考研和注会两项,现在也可以全部用来考研了,或者可以多看看kindle了。反正我是觉得考研比注会简单,可能我本来期望值就不高吧。 下午从教室把注会的教材和习题搬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