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5的博文

“正义”的错误观点(上)——《理想国》读书笔记

很多人天天嘴上谈着"正义",把它作为人类共同理想来看待,但是"正义"到底是什么意思?见义勇为可能是正义,乐善好施可能是正义,刚正不阿也可能是正义。从正面直接给"正义"下一个定义不容易,因为这些行为太多,列举不完,也因为这些行为差别太大,不好概括。比如见义勇为可能要发生暴力行为,而乐善好施就不会,那暴力行为算不算正义呢? 也是有一些对"正义"现成的定义的。比如(一),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二),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这些正义观看似有理,但未必正确。如若想获得关于"正义"的定义,先驳斥现有错误的观点是个好的开始。下面就来看看柏拉图是如何驳斥这三个定义的。 对于第一个定义,柏拉图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借了别人的武器,现在那个人疯了,把武器还给他显然是不正义的,对疯子说实话也是不正义的。第二个定义,柏拉图指出,如果朋友是坏人,敌人是好人,伤害好人帮助坏人就是不正义的。对第三个定义,柏拉图说难道强者就不会犯错吗,如果强者(统治者)犯错,制定了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那正义就不是强者的利益而是弱者的利益了。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一种说法可以改进一下,正义是还给每个人以合适的东西。如果说医生的"还债"是把药品给予人的身体,烹饪的"还债"是把调料给予肉食,那么对于正义而言,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正义者在战争中才能最利友害敌。在和平时期呢,正义难道就没用了吗?和平时期我们可以把正义用在订立合同契约上,这个合伙关系不是下棋、奏乐那样,下棋、奏乐我们需要的是个技术高超的人而不是正义者,显然和平时期的正义是用在金钱关系上的。在花钱时也用不着正义,一个识货的人比一个正义者在买卖中起到的作用更大。作为一个正义的伙伴,他的作用体现在妥善的管理金钱上。那么可以这样说,金钱没用时,才是正义有用之时。这样说的话正义似乎存不存在都没关系(正义有用推导出金钱没用,金钱有用推导出正义无用,否定后件推前件)。柏拉图换了个思路,他说,一个善于看守的人必然善于偷盗,那么一个正义的人就是既善于保管钱也善于偷钱的人了。 这样,从第一条正义的定义居然推出了"正义的人都是小偷"的结论。这正是柏拉图

身体最重要

最近几天都在自习室呆着,虽然是开学期间,大部分暑假留校的人以及刚来到的人都会做短暂休息等待开学,但依然有一部分像我一样的同学奋战在自习室,他们的想法大概和我一样。自习室近期是每天清书,这正是最关键的时期,等熬过了这段时间,楼管产生了倦意,胜利最终会属于每日坚持在那里的人(其实问题没语言表现的那么严重)。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已经感觉到饿意了,今天中午吃饭早是一个原因,11点就吃完了;而且我发现脑力活动确实比较消耗能量,学习三个小时比玩游戏三个小时饿得快的多。我本来下午是不吃饭,因为要健身,不敢摄入太多脂肪,所以是健身前喝芝麻糊,健身后只吃鸡蛋。但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健身后到晚上睡觉前感觉特别饿,只吃鸡蛋是不顶饱的。另外这几天下午的学习带来了非常强烈的饥饿感,导致每天晚上都会吃一大份饭,也就没健身——吃饱饭并不会变得更努力,而是更懒惰了。目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我没有做饭工具,唯一能定制的食物就是煮鸡蛋了。 说到学习后饥饿导致吃饭多,今天恰好看到"硬派健身"的一篇文章,是关于越忙越累会越胖的问题。劳累对肥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久坐不动,二是压力过大,三是睡眠不足。久坐不动导致肥胖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如果不运动的话死亡风险会很高,这就不单单是胖一点那么简单了;压力过大则会让大脑对压力做出应激反应,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皮质醇,削弱免疫系统,导致血糖升高、高血压、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还会让脂肪、糖、蛋白质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形成向心性肥胖 1 ;而睡眠不足则会影响体内的"瘦素"水平,"瘦素"可是体内用来控制能量消耗的激素,有些人狂吃不胖,就是靠的它。 可见,"累成狗"未必是好事,更不用说"累而无功"了。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效率最重要,而提高效率首先要精力充沛,保持精力充沛就要多运动。我在一年前才明白这个道理,这一年期间虽然也有过偷懒时间,但总体来看没停止过运动,现在身体素质明显更好了。我前段时间说到制定长期目标,坚持锻炼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不过我还是应该先解决下晚饭问题,或许可以尝试下早点吃饭,等个一俩小时再锻炼。这样的话,睡觉前这段时间总会比不吃要好一些。 注释 1.向心性肥胖:体内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

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一些看法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8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意见稿在网络上引起过很大争议。一个问题是支付限额,经过媒体误读了很久,现在大家已经没什么疑问了,网购5000元限额只是虚惊一场。另一个是转账单笔1000限额,也是大家关注的。 不得不说现在做媒体钱真好赚,意见稿出来自己先误读一下,过个几天再发个类似《网购不能超过5000系误读》的文章,一件事可以赚两次稿费,骗两次点击。言归正传 ,通过对意见稿原文的阅读,我们知道单次消费5000的限额以及单笔1000元转账的规定只是针对第三方支付里的余额而言,对于使用银行卡快捷支付和余额宝付款是没有限制的。 为什么单单要限制使用余额付款呢?这其实就是这次制定"管理办法"的目的之一:明确第三方支付只是一个支付通道的角色定位。第三方支付工具在出现之初只是作为一个支付手段,在银行转账不仅手续费高而且极为不便造成交易成本高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可以促进资金的流动,活跃市场交易。它的作用是帮助资金更好的流通,而不是把资金截留在自己的账户里。 从管理方面来说,我国的银行业务是归银监会管,而支付结算属于央行的管理范围。第三方支付工具现在是归央行管,但是一旦产生资金沉淀,那它到底算是银行呢还是算支付工具呢?如果算银行,实际上银监会并没有监管它;如果算支付工具,它账户里的钱央行管不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管理漏洞,第三方支付工具以工具之名,行银行之事,从其中获取备付金利息是一方面,更是给用户的资金带来了安全隐患。 从法律方面来说,第三方支付工具里沉淀的钱实际上是谁的?银行是实名制的,只有确认你的身份,账户里的钱你才可以任意使用。而用户把钱转入第三方支付工具,钱就是在这个企业的户头上了,就不是自己的了,以后的一切对其他用户的转账行为都只是在第三方支付工具内部划转,他们只需要变更一下备注,说明这是A的钱,这是B的钱,实际上钱在银行动都没动。这一切凭借的都只是商业信用,万一第三方支付破产或者发生腐败,用户想要追回自己的钱是很麻烦的。把钱存银行里,银行破产了好歹有存款保险,可是非银行企业破产了,拿什么来赔付?他们甚至连准备金都没有交过。 这次的意见稿正是摆正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定位,告诉他们老老实实做支付,不要想着成为影子银行,把对他们的监管牢牢控制在央行手下。这样并不是限制民营企业进入银行领域,只是任何事情都要

杀死一只蚂蚁

夏天的洗手池边总是有几只蚂蚁爬来爬去,但是不多,最多能同时见到的也就三四只,而且我觉得每天见到的都是它们几个。我不是一个以虐待小昆虫为乐的人,除非它们叮咬我了或者偷吃我东西了——这种仇是一定要报的,一般情况下我和室内的不管是到处飞的还是躲藏起来的果蝇啊、蚂蚁啊、蜘蛛啊等各类昆虫相处的比较愉快(PS:据说蜘蛛不是昆虫,因为有八条腿)。所以水池边的蚂蚁们我也没管过他们,任它们爬来爬去,不仅如此,我还担心过他们的饮食问题,因为阳台上并没有什么吃的,我放在那一小块苹果渣,过了好几天都维持原样,看来它们自然有自己的觅食手段和地点。 但是我也不是一个任何情况下都要对一只小昆虫释放友爱的人。今天中午我洗脸的时候,发现一只蚂蚁不小心掉进水池了。它努力想爬上来,但是水池壁太滑了,每次它只能向上爬一厘米就掉下去了。我不能仔细辨别出它是不是前几日在我的牙膏上爬来爬去的那个,更认不出它是不是那天搬了块小石灰往墙上爬的那个,这两个的性格都很令我喜欢——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不过这和我要不要救它们没有关系,救一只昆虫完全取决于我的心情。于是我就站那观察了这只可怜虫一会儿,希望它的行为能感动我,好让我下手拉它一把。 看了它十分钟,它还在做爬上来的努力,一次次掉下来,一次次反复。可是我一点都没被感动,只是感到好笑——不自量力的乱跑,掉到了深渊,看你如何出来。从那一刻起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是这样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它是个瞎子,看不到我在旁边嘲笑它,它也不知道有人有可能会拉它一把,所以排除了它在表演给我看的可能;它是一只工蚁,没有家室,也排除了它的努力是要回到妻儿身边的可能;它脑容量比较小,不知道它知道不知道生与死的差别。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在求生,即使它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这样做。 它的性命现在就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在这一刻成了它的上帝。我像所有上帝一样,想听到它虔诚的祈求——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救了它,它并不会对我表达谢意,回去后也不会把我供奉起来,下次我们再见面又是形同陌路。我此刻、将来都不会得到作为一个上帝的心理的满足,我怀疑促使我救它的理由是否充分。 如果我放任不管它,它一辈子都爬不上——这是肯定的。它的后半生就在无休止的"爬—掉—爬"的循环中度过了,比它曾经为蚁后卖苦力的生活更没意义。这折磨比死去更痛苦。 想到这,我打开了水龙头,看着旋转的水涡快速的吞噬了它,心中没有一丝悲痛

去自习室占座

今天早上像往常一样的时间起床,像往常一样的洗头刷牙洗脸,洗完了突然就不想去自习室了。想想未来几天就要开学了,这几天学校人越来越多,预感我自在的小日子就要到头了,就决定从今天开始不去自习室了。 中午在宿舍无所事事,不上自习也不知道干啥了,电脑不在,不能玩游戏,kindle看不进去,总之就是历年假期到头都会有的"开学恐惧症"。正想找个电影看,有几个同学来喊我,说今年的固定自习室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大家都奔赴那里占位儿呢。我们学校的自习室一般是这样安排,有固定的几个教室,也有临时开的教室,但是往年固定的教室里总是堆满了书,人不见几个。如果能在固定自习室占有"一席之地",我就可以不用天天搬着几大本厚书去上自习了,也可以避免在别人占过的位置上学习被别人喊起来的尴尬发生。既然现在我在学校,不如就去看看。 到了自习室,整层楼乱哄哄的,基本每个教室的几乎每个座位都被大家放上了书,实际上这几间教室才开门没一个小时,看来大家的消息都很灵通。我趁有些同学在犹豫不定的空挡找了一个座位,把书放了过去。但下楼时楼管又说,要每天清书什么的,我心想去年你也这么说的,后来教室不还是被大家的书给埋没了。 说到自习室占位这个事儿,我一直都是反对的。上了三年大学除了这个暑假,我占位时长最高是一天,那是因为我基本一天都在那坐着。图书馆是每天清书的,记得大二上学期时我每天七点去,勉强能找到一个位坐,后来教学楼开放自习室后就没去过,因为图书馆离宿舍太远,但是教学楼的每日自习室是根据无课教室安排的,有时候还会出现当日没有自习室的情况。没有自习室的时候我只好去固定自习室,找个"暂时"没人的座位。说暂时的确是很具有随机性,因为桌上放着的书的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过来了。他如果说"这是我的座位"让你离开的话,即使不跟人讲道理回应说"自习室不能占座"云云,也会打乱学习思路,特别是当换了一个座位后又有其他人来"认领"座位。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种种情况导致没有一个固定的座位严重影响了学习体验。实践证明,楼管所谓的"清书"只是一句空话,自习室晚上10点关门,他搬搬书锁锁门能忙到12点,任谁也坚持不了几天。而学生之间一般也不愿意为了"不准占座"的规定而发生冲突,大部分是看到

可怜的windows phone

本来想把题目写成《可怜的wp》,但是wordpress的缩写也是"wp",这样就会使人产生迷惑。虽然windows phone相对来说更知名一些——如果不做博客或者只浏览博客不会关注网站系统,而用不用wp手机总会在身边或者广告上直观的看到——即使现在的windows phone用户数量不足8000W,未必有wordpress数量多。 我是今年才入的wp的坑。之所以选择windows是一是因为想象中它和电脑的数据同步很方便,包括one driver、通讯录还有浏览器收藏夹;二是因为它系统的高效率和安全,不会像安卓那样越用越卡,也像安卓那样被各种app获取一堆权限令人不放心;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让智能手机更多的回归手机的本质,当时只是想着它软件少但常用的都有,这样可以改善用安卓时装一堆app造成天天捧着手机玩的情况,换了wp没啥玩的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面了。谁知这正是以后造成苦恼的原因之一。 我常用的软件很少,目前手机上装的就有1.微信,2.扇贝单词,3.扇贝新闻,4.支付宝,5.淘宝,6.必应词典,7.美团,8.酷我,9.豆瓣,10.whatsapp。除了手机自带的office组件,包括onenote、one driver、outlook和IE这四个我常用的app,总共才10个外来应用。这10个中又剔去后四个,前六个是我维持正常生活必须的了。美团一般出去吃饭用,酷我是特别无聊时才用,豆瓣次无聊时会看看,whatsapp则纯粹是个打酱油的,半年后我的联系人如果还是两个就把它给删了。 但是随着用的时间越久,越发现有些app还是有胜于无。比如订外卖的app,"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这两个都没有wp客户端,用IE在网页上也可以订,但是近两个月这两家出了一个新规定,只有在客户端上订饭才能获得满减或红包优惠。这就意味着如果用网页订每顿饭就要多花2元钱。作为一个穷学生,我还是很看重这点钱的。所以我只能花费与优惠后同样的钱去食堂吃质量比外卖要低的饭了。 我跑步的时候不喜欢带手机,而且带了也没地方放,还要手拿着。但是我又很想知道每天跑多少米,速度是多少这些数据。正值智能手环的流行,我就想去买一个便宜的手环玩玩。结果找了全网发现,支持wp系统的手环就那么两家还是三家,而且它们都是千元以上的价格。像国产的性价比比较高的

学校的宽带

这几天找到了几部不错的美剧,为了看的流畅又能随意调进度换字幕,我就把它们下载到了电脑里。因为是晚上快睡觉的时候才开始,我不能开着网让它自己下一夜——学校的网每个月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时间就要花钱——我不愿意花钱,而且用的是室友的账号,如果超过了几块钱我给他他也不一定要,那样就比较尴尬;我又不想不等第二天再下,因为如果第二天下载的话肯定是中午,而中午是我看电视剧的最佳时间,正好边吃饭边看看两集就能去教室了;如果中午下载晚上看又会影响我上网干其他事情的效率,6M的带宽,迅雷一满速就占完了。这让我怀念起我还有宽带账号的时候了。 我们学校的宽带都是联通的,因为我们的手机卡都是联通,宽带和手机卡绑定,每个月有120个小时的免费时间,超过的话一小时3角。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4M的带宽,但是有次营业厅搞活动,可以免费升级到50M和每月240小时,就是要每隔24小时发短信换一次密码。换密码这规定想必是要增加用户的交易成本,以防大家一窝蜂都去升级。不过在我眼里,这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我只想要高速的宽带,虽然当时我还没体验过那种感觉,但我知道一定会"爽翻天"。 后来我就果断升级了,体验真的如我想象一般。Dota2有七点多G,我用不到半个小时就下好了——相比之下现在下一集电视剧就要20分钟。不过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有段时间我玩游戏比较多,我觉得应该把游戏卸载,这样才能控制住自己。可是下载游戏的速度太快了,根本阻挡不了我再重新安装,就这样Dota2在我电脑里"三卸三装",终于我还是放弃了用卸载它来克制自己玩游戏欲望的想法。 联通这个活动办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就不办了,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升级。正值各大运营商响应国家"宽带提速"的号召,联通又出了个新的办法可以把4M升级到6M,这也就是我室友的账号6M的由来。 我的账号是如何没有了呢?我在上大学前一直用的移动号,上大学后有了联通号但又不舍得丢掉移动,一是因为号码比较好,二来,也是主要原因,我是一个专一的人,不愿意把号码换来换去,导致别人找不到我。但是留两个号就会造成浪费,每个月我的套餐都远远用不完,我觉得很亏,再加上快毕业了,联通服务又这么差劲——每次去营业厅那个女孩都是黑着个脸,从没笑过,我就毅然决然的抛弃联通,重回移动怀抱了。 这样一来我就没有网络可上了,不过我也不在乎,因为我还可以蹭别

看《博斯》如何塑造英雄

《博斯》这部剧我是打算细嚼慢咽一天一集看上他个十天的,谁知道这部剧的水平超出了我的期待,五天就把它给看完了。不得不称赞下编剧,开头时埋下了两个案件看似相关的线索,到头来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和我通常所看所读过的剧情都不一样,别的剧一般都会在结尾揭示出剧中所提到的所有事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博斯》中除了一个罪犯利用另一个案件的信息来越狱外,其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很有新意。 正如这部剧的名字, Harry Bosch 是这部片的主角,他是洛杉矶警局的一个警探。如果从国产剧的眼光来看, Bosch 是完全不够格成为一个英雄的。首先他母亲是个妓女,这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次他跟警局的一个新人发生了关系,这叫生活作风不端正;他离婚自己一个人住,不符合英雄人物都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形象。 第一集就从他弃车徒步追击嫌犯开始,这也是他在后几集中与诉讼纠缠不清的起因。所有人在这种情况下,都知道他的行为不仅违反规定,而且非常危险。但 Bosch 一心只想抓到嫌犯。这正是 Bosch 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一个特质:对追求正义的执着。 我看过的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只有《国土安全》(一个谍战一个刑侦,姑且认为类似吧),在这部剧中,主人公 卡莉 也经常不要命的,为了跟踪一个线索孤身犯险,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博斯》剧中, Bosch 两次孤身追击嫌犯,多次跑到跟他不相干的案发现场。对打击犯罪有如此高的热情,似乎除了追求正义无法用其他理论解释了。 但是剧中给了另一种不光彩的解释——他这种行为是为母亲复仇。没错,幼时的悲惨境遇对一个人会有深远影响, Bosch 虽否认这一点,但这种心理或许是会在潜意识中存在的。这样的塑造让 Bosch 更接近一个人们身边真实的人,而不是没有情感的英雄。确切说,不是接近,《博斯》完全就是按照一个普通人的标准来描述主人公,他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复仇心理致力于打击犯罪,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追求正义的正能量。 我觉得这就是《博斯》塑造英雄的方式,通过正常人的心理活动,推导出英雄的行为。每个英雄都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甚至是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为了某些私人原因,去做某些事,获得了好的效果,英雄也就出现了。如此接地气的方式,才会让我们去揣摩他们的想法,进而与剧中人物达成共鸣。试想,如果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他的行为都已经注定,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猜测他们的内心活动呢?

出去晒被子

这两天天气比较好,紫外线强度很适合晒被子,当然这是我的感觉,我既不能准确断定紫外线到底有多强也不知道多少的紫外线指数能有效杀死被子里的细菌。反正我认为是时候晒被子和褥子了。我的被子是冬天盖的,已经在我床上放了半年了,褥子也有好几个月没晒了,如果我没记错,也应该是半年了。 说我懒当然我也承认,但这也不能只看表面,毕竟我不能感觉到被褥里细菌的繁殖,而且大部分时间我躺在床上睡的挺香。既然晒不晒被褥对我的睡眠没有影响,我又何必要费事大清早把它搬到楼下,还要耽误我去自习室占位,因为好天气是大家共享的,去的晚了就没绳子可搭了;每日的自习室也是大家共享的,去的晚就没地方可坐了。 不过那是在正常上课期间,在暑假里我大可不必考虑这些资源紧缺性问题。所以我就有条件做一些能够提高些许生活质量的事儿,比如晒被子。我之所以不喜欢去晒被子是因为要走很远的路。以前顶楼的门一直开着,我需要从我们这栋宿舍楼走到楼间距50米的另一栋宿舍楼然后从三楼上到六楼,也就是楼顶;后来通往楼顶的门锁上了我就要从三楼下到一楼再跨过两栋楼间距50米的宿舍楼。这么远的距离跑步时是不算什么,但那是因为跑步本来就是要跑出距离的,而当你刚刚起床饥肠辘辘要去吃个轻松的早饭开始一天的生活之前却要负重走上这么一段距离,那简直是要了命。 正因为以上缘故,暑假时晒被子的体验就显得比较特殊。有充足的钢丝绳,可以找到一个能够接受阳光时间最长的区域,而且可以在吃饱睡足后,悠闲的走过去。实际上想要悠闲的走过去比较困难,夏天的太阳不像冬天的太阳那么温柔,夏天的太阳让人感觉像个大汉粗糙的大手,抚摸到脸上是剌剌的感觉,所以只好跑快点。如果是冬天,太阳像小姑娘的手,摸到脸上就比较舒服,在外面呆的越久越好。 总之,我在中午吃过饭后又看了一集电视剧,才意识到是该去晒被子了。虽然是从2点开始到5点——太阳能够有效照射到目标地点的时间——才三个小时,不过被子摸起来已经比之前舒服多了。至于晚上睡觉的体验,我觉得没有多大提升。对于我来说,睡眠质量更多的是取决于白天生活质量的高低,白天过的高兴晚上就入睡快,白天过的不高兴晚上就容易夜长梦多。当然也有例外,白天特别高兴的情况下有时在晚上也会回味下,一回味就可能要失眠了。 我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而且我并没有体验过特别差的生活条件。高中时宿舍特别潮,衣服晾多少天都不干,褥子天天都是冰凉,那已经是我住过的最不好的条件了,但

聊聊Donald Trump

Donald Trump是一个亿万富翁,也是共和党候选人。作为有钱人的他,在选举上从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他已经决定自己掏腰包为选举花费10亿美元。这样的话,他也就不用考虑该说什么话来讨好财团了。所以这个亿万富翁经常爆出一些任性言论。 比如说最近他就把关注点放在了非法移民问题上。他说,这些非法移民给美国带来了毒品、犯罪,他们是罪犯和强奸犯。他准备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建造一座长城,并且命名为"Trump长城",来防止墨西哥人偷偷入境。他还说墨西哥人应该为这座长城付钱,因为他们不知道从美国拿走多少了。(造长城这事儿我建议派专家来中国学习,因为我国古有秦时万里长城,今有方氏防火墙,可谓是登峰造极) 他说到"锚婴儿(anchor babies)"的问题时,表示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出生在美国即拥有公民权"这个规定应该改了。他宣称要重新塑造"美国梦","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他的任性言论给共和党带来了压力,但是Trump深知这一点,他有他的绝招。他说他虽然现在以共和党身份参选,但他还是对独立竞选持开放态度,以防哪天共和党把他踢出去了。 可是现在这情况共和党哪敢随意把他踢出去呢。据HP统计的民调显示,Trump现在的支持率在共和党内排最高,达到26%,是老二Bush的10%的两倍还多。如果Trump独立参选,会带走一大部分共和党的支持者,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民主党捡个大便宜。 按照Trump的观点,政客们就是太注重"政治正确"了,为了迎合选民说一些中庸的话。而他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应该浪费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上,他觉得自己是个实干家,说的虽然尖酸刻薄但都是大实话。 So many "politically correct" fools in our country. We have to all get back to work and stop wasting time and energy on nonsense!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August 8, 2015 下面这个马屁拍的比较好。但也说明了有些人喜欢他就是因为Trump不像那些政客一样是"被投资人控制

我的头像的历史

今天wordpress4.3的中文版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点了升级,这个版本加入了我期待已久的一个功能——设置favicon图标。说到这好像有些不光彩,我早早就做好了这个图标,并且上传到了网站目录下,但是要想显示这个小图片 还要在模板中间加一些代码。代码已经有大神写好了,可我就是懒得去加,因为要修改其中的文件名和路径——我已经在"懒"这个事业上更上一层楼了。 说说我的头像吧,也就是我新设置的网站favicon图标。这个头像说起来历史很悠久了。我依稀记得获得它是在某年年三十儿的下午,我用着家里那台老旧的运行着windows 98的电脑,登陆了央视论坛与大家讨论春晚的相关话题。那是我第一次登陆央视论坛,我注册了一个新账号,但是没有头像。大家都有头像,如果我没有头像的话就没法跟大家很好的交流,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不光是在当时的论坛,就是现在用QQ用微信聊天如果对方没头像的话都会觉得其中有诈。所以我需要一个头像。但是那时候我没有摄像头也没有手机,就算有照相机也没有把照片传到电脑上的技术。这时候,历史的转折点来了,我看到了一个帖子,是祝大家新年快乐的,点进去一看,贴主唯恐语言表达不够彻底,放上了一张财神爷的图片。 当时我脑袋里甚至没有想到"财神爷"这个词,我只看到了一个可爱的老头在那作揖。我登时觉得这个图片做头像不错,于是,财神爷就成了我在央视论坛的头像。这张图片也一直保留在我的老电脑里。 当我在新浪开通第一个博客的时候,又遇到了要求上传头像的问题。我不清楚那时已经距"坛中遇像"多久了,反正我的电脑还是那台电脑,系统还是windows 98——是的,我在06年还在用着win 98,用XP都是08年的事儿了,而且我的头像还保留在我的电脑里。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继续使用了财神爷做了我的头像。不过经过新浪一剪裁,全身像变成了半身像,如果不分辨的话一眼看上去只是一个卡通小老头,已经全无当年"恭喜发财"的含义。 第三次使用这个头像是在google账号上。这次我很聪明的把图片保存在了Gmail里,正是这个决定才得以保留下这个图片的原版——我最近上网搜了,这个图片只有带各种花里胡哨背景的修改版了——这也让我可以在新兴的聊天工具微信上继续用我的老朋友做头像。前段时间还有个学姐嘲笑我的头像,说你想钱想疯了吧

我的情人节

今天是情人节,一起床我就觉得神清气爽,因为我预计今日教室里那些小女生们肯定都会出去跟男朋友约会,空旷的大教室剩不了几个人,我可以把空调开的冷飕飕的。我关注空调这件事是因为这两天有个女生大早上去就把空调给关了,热的我都出汗了,可是看她一会儿一擦鼻涕那病殃殃的样,大家也都不忍心去把空调打开。所以,今天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到了教室让我大吃一惊,平时我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二个,今天我居然是第N(N>5,N ∈ R N+ )个了。难道大家情人节都比较寂寞,来教室找缘分吗?我无奈坐下,还好那个生病的女生没来,空调转的呼呼叫。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知道她们为什么都来这么早了,原来情侣们把约会地点定在了教室。当我解决一道难题深吸一口气抬头张望时,发现以前都是单着坐的几个女生身边居然都有了男生。更过分的是,我身后的女孩的男朋友今天也出现了,他们俩窃窃私语,像蚊子一样嗡嗡嗡个不停。我想了想今天既然是他们的节日,也就不便出言阻止,还是忍一忍吧。就这样,我尽量只管看我的书,教室里的一对对终于在接近中午时一一离去了。 下午我继续做我的题。做税法时碰到一个超级难题,说它难并不是因为它考察的东西在网上搜不出相关规定,也不是因为它步骤繁琐——税法上的题无非就这两种难法,而这道题难就难在它的答案令我迷惑。我觉得应该这样做,答案偏说要那样做,其实两者就差了一个运算符号。苦思冥想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想起来要上网搜一下。于是我登陆这本资料书的答疑网站,想看看有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有同样的疑问。结果还真有,并且让我郁闷的是,老师回答说,这道题我们早就已经勘误啦,是答案错了。 一个错误的题让我围绕这个答案思考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一直在努力想用所学知识往答案上套,有几次差点就成功了。但由于下午那会儿有点瞌睡,也是晕晕乎乎的,每次快要成功的时候脑子又乱了。而我居然一直没有想到坚持我本来的做法,给答案判错。 我突然感觉这才是真爱。想来想去,就不愿意承认这道题是错的,因为我陷入了"爱情"中无法自拔,对方的缺点在我眼中就是优点,对方犯了错我只会从我自己身上找原因。可是即使我找到了一些看似相符的原因,也不能改变是对方犯错的事实。我后来查了勘误表,又发现了其他七处错误。我觉得我的理智最终战胜了情感,没让对方继续错下去,否则于他于我都是一种伤害。 但是我指出了对方的错误,这种做法大概是会让他不爽了

对“被骚扰”无能为力

昨天说到那家英语培训机构的事儿,我给了他们向我推销的机会换来一本免费的电子书,这本电子书叫 Flipped ,还是我刚刚才看了亚马逊的邮件才知道的。整个事件中我也没获得啥好处,因为我发现这本英文小说提不起我的兴趣,就算有兴趣能不能读下去也是个问题,反而是自己把手机号给了广告商,增加了以后接到骚扰电话的风险。这也不能不说是"占小便宜吃点亏"的例证。 但我昨天也说了,即使我不主动告知我的联系方式,也有淘宝啊,58啊这类乱七八糟的网站出卖你。我不知道淘宝是在哪个环节下的黑手,可能是店家也可能是快递公司,我遇上几次都是买过东西没几天就被垃圾短信骚扰。至于58同城,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事儿,博主刚从58离职没几天,收到了好几个电话问是不是要找工作,他上58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求职信息被发上去了。这很明显是自己的老东家做的。 为啥现在的网站都要求用手机号注册?这是有他们的目的的。比如就昨天接到推销电话后没几个小时,我又接到一个好像叫"金融网"的电话,问我现在还超不炒股。这家的电话我接过3次,第一次我就问他们怎么知道我电话,客服说我在他网站上注册了。可我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网站,我注册过的金融类网站也就同花顺、计兮、雪球少数几个。而且他们还知道我关注股票,也未必不是从以上几家网站泄露出去的。有一次计划报证券考试的培训班,注册了帮考网,结果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每次考试前都要来问问我考试过了没有,比我自己还关心。 说到关于考试的推销,在财政局、注协报名考试后,信息居然也会泄露。我考会计证那会儿才大一,那时候基本不上淘宝,资料书都是在书店买的,根本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号码和要考的科目泄露出去。可就这样临近考试,直到考试过后还是会收到什么"200包过""修改成绩"之类的垃圾短信。我觉得财政局总不会出卖你的信息吧,可事实却让我怀疑。直到考职称、考证券,这种信息总会在考试前后如期而至。身边只在书店买书,培训班都没报的同学多得是,依然会收到这样的信息。所以,即使是官方部门也可能有内鬼,把你的资料出卖给不良商人牟利。可笑的是注协、证券协会还经常发声明,说不要相信那些可以改成绩的信息云云。 在网络时代,想不让自己的信息泄露简直是不可能的。如上所述,上网就要注册各个网站的账号,注册账号就要用手机号,谁知道这些网站都抱着什么目的,

免费午餐

亚马逊最近搞了一个送原版电子书的活动,我点进去一看,发现原版电子书定价都是五六十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虽然那些书我一本都没听说过。看了下规则,是和某个网站合作的,这个网站我也没听说过,但是阻挡不了我参加这个活动,因为要求太简单了,只需要扫个二维码注册下这个网站,甚至都不用关注他们的公众号——最烦的就是参与活动还要关注加转发之类的。我以最快的速度扫码进去注册,过程也是非常简单,填了个手机号和邮箱,没两分钟,兑换码就发到我手机了。 兑换了一本电子书后我就高高兴兴的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样起床后去上自习。当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手机响了——为了不漏接电话,我在假期手机一直没有静音,反正自习室人不多,我的电话也比较少——这正好把快要溺水的我救了起来。但是我一看电话号码是021开头的,获救的喜悦降低了一半,我还以为是哪个女生给我来电。而对我来说,外地来电话不是推销就是诈骗,上海北京的号推销比较多,山东河北的号诈骗比较多。但既然救我于思维混沌的汪洋中,我也就接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声——这让我的喜悦程度降到了四分之一——他上来就问我是不是潘先生,我一听这就想哪个网站又把我的个人信息给泄露了。可是随后他说的话让我很无奈,他说他是什么VIPBA的,说的太快,以致我都没反应过来是英语还是汉语,还是回来后才知道确切的名字的,但是我还是一听就知道了此电话起源于前一天那本免费的电子书。兑换电子书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当时眼里只有一本几十块钱的原版书,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深深吸引着我。直到这一通电话,我才知道他们是搞英语培训的。 俗话说拿了人家手短,我既然领了他们的免费电子书,还这么贵,就不好意思挂他电话,也不好意思直截了当的拒绝他,听起来这家也不是那么不靠谱,就任他说了下去。他毫无感情的说了半天(和大部分推销者相比听不出感情),大意就是我们这是一家比较新奇的英语培训,专门锻炼你的口语的,因为中国人都是哑巴英语啊什么什么的。我说我就考个研,考几篇阅读理解加个作文就拉到了,口语根本用不上,他也不管我,说我给你邮箱发个介绍视频吧,你看过后说不定会有啥想法,过两天我再联系你探讨。 正好我感觉也没话说了,他不像其他推销一样,使劲给你说,非要你表态,他留给了我时间让我思考,这让我很满意。至于过两天后再联系我,我也无所谓,反正最后我总要拒绝。 回去后收到了他的邮件,关于这个培

出租车和专车

今天去靠近郊区的一个学校,离我们这其实也没多远,三公里左右,但是拦了几辆出租车都不愿意去,理由是回来时拉不到人。后来找了一辆愿意的,但是要一口价,实在没办法就坐了。 出租车司机每月要交不少分子钱,为了不增加自己的成本这样做也是合情的。但是在这可苦了乘客——拦车拦不到,拦到了又要付出不合理的代价。我平时坐公交比较多,所以前段时间世界各地出租车对Uber的反对活动也没关注过,在此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Uber是干啥的。也就是这两天上了次Uber的官网,才发现这个公司的创意挺有意思,他们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还给私家车主创造了增收的机会,对社会是多么大的贡献啊! Uber能刺痛现在的出租车市场,还是因为现在的出租车市场化不够。现在的出租车司机就像骆驼祥子,根据市场定价会被投诉,遵守公司规定又要赔钱,进退两难。这其中的受益方不正是垄断的出租车公司吗?本来对出租车的管制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最终结果却是管制变成了为行业服务。世界各地都一样,否则Uber也不会在哪都被查了。在这种情况下,乘客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社会整体效益就没达到最大化。 专车恰恰顺应了市场化,让乘客和司机共同选择能否做成一笔交易,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至于安全问题,这都是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的,比如用GPS啊,和公安系统联网啊。而且就算真出了安全问题,也应该用法治手段去解决,跟专车这种事物的存在合理性没关系,不能因噎废食。 亚马逊前段时间想出来一个新的物流点子,他想让每个人都成为快递员。和Uber类似,也是利用顺风车,付钱给普通人,可以省去一大笔中间费用。和Uber相比,亚马逊此举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物流成本过高问题,没想到要改造快递行业。但Uber也在打造自己的物流网络,这种模式对现有快递业未必不是一种威胁。鉴于亚马逊现在的每日包裹量能达到350W,等以后真正运行起来恐怕也会出现"快递员送快递对女子实施骚扰""网购手机变玩具"这样的新闻。好在快递行业并不像出租车行业那样垄断,阻力更多来自市场方面,这就有了公平解决的可能。 Uber以后面临的问题不是被抵制也不是不安全,而是被当地政府纳入监管范围,承担准入成本。Uber如不选择这么做,可能就慢慢没落下去了;如果这么做,那也会慢慢没落下去,对现有体制没有什么改变。政府现在管的方面越来越多,这也不是没可能。

自然护肤还是化学护肤

前几天空调温度开得太低,有些不适应,竟然感冒了。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轻微的症状还是持续了三四天。按照我的习惯,一感冒就情绪低落,一情绪低落就不愿意出门,一不愿意出门就只能吃外卖,所以连着吃了几天的炒腊肉——我才不管感冒期间应该忌什么。感冒稍微好了一点又带来新问题,睡觉睡不着了,虽然隔壁宿舍天天打麻将到半夜呼啦啦的,但我一直入睡较快,对我影响有限;而现在一连几日躺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一直想到一两点,毫无控制。对我来说,身体健康的变化会反映到脸上——两个又红又大又硬的痘痘对称分在脸颊两侧,看起来跟樱桃小丸子似的,我对着镜子看自己就笑了。 我是没什么护肤概念的。我用过的护肤品以前只有洗面奶一种,还经常忘记用(我把祛痘产品归到药品一类)。我一直觉得男人要什么护肤品啊,每天出门前要在脸上涂来涂去,浪费时间还很伪娘。但后来看到我一个朋友的桌子,顿时震惊了,什么水啊什么露啊什么爽啊,大大小小瓶子有六七个。我心想原来这就是他的皮肤看上去不油不干还比他早上刚起来那会儿白的原因,我以为皮肤的油性干性都是天生的。我脸上还有以前与痘痘们战斗留下来的小坑,偶尔哪天休息不好还会复发。随后我特地上网搜了一下,男人应不应该用护肤品,结果网上的赞同声很强烈,再看了那些脸上比我坑还多的人用了某些产品后的图片,我竟然觉得我也需要一套这东西。 然而事实就是这种东西都太贵了。要按照专业的说法——早上起来要用什么东西洗,洗完要用什么水,有太阳要涂防晒霜,刮完胡子还要有去红印的,晚上睡前再敷个面膜——这一套下来怎么着也得个五六百,我浑身上下除了手机也就一双跑步穿的鞋能值个几百块,要我花五六百买一堆效果还不好说的瓶瓶罐罐太艰难,所以最终我还是没有"收集"一套护肤品。 不过我也为了我的坑做了些努力,买了一瓶很小很小的"宝拉珍选",用过的都说好,都说好的产品到我这里都没用。抹了半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我都怀疑是不是我脸皮太厚的缘故。上次还顺便买了瓶爽肤水,这种东西我也不明白是干啥的,因为我是油性皮肤,从来没有"干"的感觉,就是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后来发现它的好处就是比较香,玫瑰味的,每天早上用来提神很不错。 说来说去这些东西都是化学品,整天拿来往脸上抹短期内是改善了,皮肤产生依赖感了说不定一停用就变更糟了。前几天看了一篇老外的文章,说现在有些生活习惯啊,都是那些

对安倍道歉的新思考

今天是日本投降70周年纪念日,安倍昨天晚上发表了战后70年谈话,媒体反应不是很好,纷纷指责道歉诚意不够,这种指责历年都一样。一个原因可能是道歉真的是缺乏诚意,另一个原因是媒体总要找些能引起民众民族情绪的话题。可惜我不懂日语,不能切实感受安倍谈话的诚意,还好有@微天下的翻译,应该意思不差。 从随后外交部的发言来看,我们不是很满意这次道歉,是因为安倍没有明确说明对中国的行为是侵略,而只是用了"在战争中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民"和"在中国,战争和饥荒带来大量难民"这种模糊说法——没有明确战争性质和战争责任。这些话其实很中立(为什么中立从道理上说可以接受下文会叙述),因为真正的受害者就是各国人民,这句话没有涉及到国家对战争不同定义的问题,注意,侵犯一个人和入侵一个国家不能等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必然会侵犯到人民,但侵略还是自卫就是一个立场问题了。不过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受害国政府满意,在民族情绪高涨的今天,受该民众亦不可能满意。那么安倍这句话就只是在陈述事实,起不到道歉之用(与"无道歉之意"又不同)。 争议比较大的一句话是,"在日本,二战后出生的人占现在人口的八成以上。与那场战争毫无关联的子子孙孙,我们不能再让他们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我没发现日本普通民众对受害国人民有什么自卑的地方,道歉本来就只是政府的事儿,而且赔款也都赔过了,没赔的也没人要了。安倍所说的"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的前提其实并不存在。这段话可能是想模糊表达日本政府对于道歉的态度,一些媒体解读为"日本今后无需继续道歉",我认为是合理的。但这句话依然没什么大错,只是表达了回归正常国家的想法,而并非拒绝承认错误。 谈话对慰安妇的问题用一句"许多女性的尊严与名誉受到损害"概括,这句不明确的提及也很难获得受害者及其家属们的认可。另外谈话一开头安倍就说明了当年的形势,日本被经济封锁,不得不通过武力寻求出路。太明显的把责任推到外部环境上,否认了日本政府的主观因素才是主要的。这两点是安倍道歉中没有明确事实的地方,我认为这才是应该着重关注的。 总而言之,安倍这次的发言,是想体面的道歉,即,既表达了道歉之意,又陈述了不含立场的主要事实。这样的道歉站在犯错者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受害者一方认为,错误方必

关于博客的比喻

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微博、论坛就像一个个酒吧和俱乐部,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新鲜事,而博客像自己的家,在外面游荡不管到多晚,总还是要回家的。(来自知乎,忘了谁说的了) 微博自然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局限性。你想,在一个公共场合大家交流,人人其实是带着面具的,说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精心编排,虽然有时确实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又受140字限制,不能言尽。朋友圈和微博比起来是一个小圈子的俱乐部,有了私密性,从道理上说更容易让人表达真实情感,即便如此,因为朋友圈可能有前女(男)友或者老板或者同事等等的存在,发状态的时候就也不那么随心所欲了。 博客就不同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不让搜索引擎找到你;如果你不经常出去串门,留留链接什么的,或许写几年都没人能发现你。在自己的博客上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看谁的脸色,因为这就是自己的家,在家里随意邋遢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 从第一段那个比喻说起,还有很多比喻可以写下来。比如说BSP和独立博客就不一样。独立博客像是独门独院的小别墅,随便你装点屋前的小花园,你有这片土地的全权。而像新浪博客、blogger那样更像是公寓,你对环境的改造能力很小,物业还经常会来查个水表什么的。公寓和公寓又不一样。QQ空间就不能算一个商品房小区,只能算保障房小区,因为QQ几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也都有QQ空间,但有钱了还是会买第二套房。年少时大家都在一个大院里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儿,就买新房搬出去了,没买房的也在外面闯荡(微信、微博),QQ空间只能作为老房子的回忆了。 说到QQ,我本来一直用的是轻聊版的,就是图资源占用少,功能简洁。谁知道后来即使不登录也老是跳出QQ安全组件的更新通知,设置页面禁止了也没用。我就用QQ聊个天,还基本都是群聊,要啥安全组件啊,就算有用户需要也要给点选择的权利不是。一怒之下我就把它给卸载了,反正现在都用微信了。国内这些大企业的流氓行为,强制更新啊、捆绑啊,现在倒是被微软Windows10学的透彻。这还是垄断的结果。最近我下载了一个app叫whatsapp,这个通信软件在国外很火了——但我的通讯录里只有两个人在用——它做的就很简洁,没有多余的功能,就是通话、聊天。国外的Line、Facebook的那个聊天工具,包括Skype都是如此。原因在于国外通信费用又比较低廉,直接打电话比较方便,而且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聊天工具,所以各种聊天工具是此兴彼浮

高中时写的两首歌

歌名: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词:潘错 阳光明媚,花枝招展 草原像巨大的地毯 羊儿吃草,孩童欢闹 幸福在天空中闪耀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迎着风飞翔 播撒汗水与祈祷 收获阳光与欢笑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歌声飘扬 唱出青春的美好 开拓出宽广的大道  

灾难

今天早上起床速度比较快,就拿出手机上了下微博,结果满屏都是天津塘沽爆炸的消息。我知道的就有一个朋友在天津,他住的地方离爆炸点也不过十里地,联系后得知他安然无恙,除了空气比较糟糕,通信信号有点差。但是离得再近一些的居民就太不幸了,看了一些现场图片,几乎是一片废墟,令人心寒。 国内传统媒体在突发新闻的报道上还是能力不足,一是受到宣传部的限制,二来自身根本没有危机新闻的意识。传媒老王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发了天津卫视的节目,还在自顾自的报道自己准备好的新闻,只是在下方用滚动字幕简短提及。依我看事情发生在天津,和居民息息相关的事儿,本地媒体都不重视,你让谁来告诉民众真相呢?这时候就应该立即奔赴现场做好全天跟踪报道的准备,即使宣传部没发话,你及时传播下自救措施,安抚下民众情绪也是应该啊。结果天津卫视的龟速反应,把民众的悲伤转化为怒气,成了发泄对象。 这次事故我感觉最可惜的是消防人员的无谓牺牲。在爆炸物种类不了解,数量不知道的情况下,连应对措施都没有,这时候让消防员往里盲目的冲,是悲剧后的更大悲剧。下午的新闻说防化部队都出动了,可见事情并不像消防队的决策者想的那么简单。 至于CNN记者被阻拦报道的事儿,我也看了视频,记者只是在做他的本职工作,既没有夸大事实也没有虚假报道,更没有做出有辱死者的举动。死伤者家属的心情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的情绪有时候来得很怪,记者做着任何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都会做的事,没有违法,也就无可反驳。 上午看推特时还看到了一条突发新闻,伊拉克发生了卡车爆炸袭击,死亡60余人,200多人受伤。但国内都在关注天津,也没有人在意中东的事儿。这可能也与国家影响力有关,如果袭击发生在美国,那关注度肯定不一样了。 天津这次事情可谓是天灾,伊拉克的袭击则是人祸。但谁又能否认,有些"天灾"本身也是因人而起。大量危险品易爆品存储的地方,没有做过风险评估吗?万一发生问题,没有一套可行的应急方案吗? 有媒体头条说要严惩企业责任人,这次事故应该负责的人恐怕不仅仅是企业中的人。 直到晚上八点,还有三个着火点没有被扑灭。事件要平息下来,是需要一段时间了。

拒绝处女座的伪完美

大概是这一个月来一个人在学校的缘故——一个人除了上自习吃饭睡觉上上网看看书就再无其他娱乐活动——这两天情绪变得不可捉摸,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博客上,写了几篇以前从没有过的超千字的废话文。注意,这可不是 "每天一千字"的坚持项目,这确实是整日无聊的自习带来的后遗症。没了学校的课程,自习每天也只上八个小时,再除去睡觉吃饭空闲的时间大把大把,可我并没有用在该用地方,而是用在了所谓了"追求完美"上。 我虽对星座的小把戏略有了解,但觉得拥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星座就像有了一个标签,刚认识时聊聊自己的星座,从星座百科中找出几个描述自己特点的词语,能让别人对你快速的做出推断,这无疑是快餐时代节约大家时间的好方法。而我的星座是被众人一致黑到底的处女座,反倒让我有了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星座书上说处女座最大的特点乃追求完美也,事实情况是,我通过观察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也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处女座之一——和我,在追求完美上奉行了双重标准。 比如说我对现在博客的域名不满意,前日更有博友告知域名被电脑管家列为假冒网站,即使不理会国内一些流氓公司的流氓产品的流氓行为,这个看似奇怪的域名也让我萌生了换域名的打算。可是试了很多个域名都觉得不满意,不是组合太长就是字母没意义,不是看起来不好看就是读起来不顺畅,有差不多的我又偏偏想要.com。在域名这件事上,我是实实在在的去追求完美了,无奈脑子里没灵感,到头来没结果也怨不得我。但是我同样对博客模板不满意,总有些整体满意的作品存在细节上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我只尝试了一下就觉得已经晕了,想想还要花时间从基础学起,这追求完美的代价太高,就放弃了。 这就是所谓"追求完美"存在的问题,只在投入较小的事情上追求,而在需要付出心血的事情上奉行"不完美"标准。就像我在生活中,有时候计划好一个坚持项目,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想着干脆从周一开始吧,这样才完美,这是一种拖延;有时候要看某本比较难懂的书,看了几页看不下去,觉得自己还不具备某些知识,还是等以后再读吧,这是一种逃避。 现在感觉,谁再一听我是处女座,说出一句"哇,处处们都很追求完美呀"的话来好像就是一句讽刺。在一些无甘紧要的事情上纠结,浪费了生命不说,对完美的自我没有一点帮助。我怎么不追求考试拿满分的完美?怎么不追求跑步跑第一的完美

TI5后随感(附:敌法师与痛苦女王的故事)

这次 Dota2 国际邀请赛 (TI5) 中国队没拿冠军我觉得是好事情。这次总奖金 1800 多万,按照每个金本贡献 2.5 美元算,全球玩家至少花了 7000 万美元,再加上金本升级,后续的一些饰品, Valve 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他赚够了才不管谁拿冠军呢!但是对于老美及欧洲还有东南亚那些观众来说,奖金里面可有大部分是自己贡献的,当然不愿意让别的国家拿大头啦。即使现在这结果,中国几支队伍拿到手的钱加起来比冠军还多,占总奖金的三分之一还多了,人家说不定已经不高兴了呢。老外一不高兴,也许明年 TI 买金本就不那么卖力了,奖金就会降下来了,中国人贡献的比例也该提高了,明年纵然中国队夺冠,拿了奖金也没啥了。一来钱少,二来奖金都是自己人出的,跑到国外转一圈扣一堆税又回来,到底谁赚了?所以,今年中国队没夺冠或许能给老外们一点安慰,明年的情况才不会太糟糕。 上面一段自然是玩笑话,即使是假的,我也预测 TI6 奖金恐怕不会像最近两届这样爆发式增长了。 Dota2 全球玩家不过 1200W ,今年卖出 650w 金本,说明有一半的玩家都买了,这个比例在免费模式游戏界应该很高了。英雄联盟玩家多,消费率却不一定有这么高。而这个比例我觉得也是一个顶点了。 Dota 重生虽然正在开发,但只是引擎上的进步,游戏内容上没什么新意,对新玩家的吸引程度有限。所以我大胆估计明年 TI6 奖金可能还是在 1800w 左右。 最近还有个发现,就是敌法师和痛苦女王这两个英雄都会闪烁,他俩到底啥关系?思来想去我觉得事实是这样的。 敌法师和痛苦女王小的时候是青梅竹马,生活在一个安静祥和的村庄。那时痛苦女王还不叫这个名,她的本名叫阿卡莎,她也没现在这么令人恐怖,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形象。但是像所有故事一样,战火烧到了家乡,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所幸被一群老和尚收留。但是这群老和尚不喜欢魔法,就喜欢打坐念经,他们也教敌法和小姑娘念经。年轻的姑娘谁愿意当尼姑啊,何况阿卡莎又背负着失去家乡的痛苦,她一心想学了魔法回去报仇 ( 因为她是女孩没力量,用魔法是最优选择 ) 。可是老和尚们天天就是念经,打坐,看起来什么本领都没有。小姑娘就跑出去了。跑出去之前她对敌法说我们一起走吧,找个能学本事的地方。敌法这孩子老实,他觉得好不容易从苦海中脱离出来,有人收留他,幸福的不得了,根本没想复仇的事儿,反过来劝阿卡莎要四大皆空什么的。小

扇贝打卡500天

图片
今天完成了扇贝单词的500天打卡,算是人在"坚持"这件事上的一个小里程碑。 其实这500天也不是连续完成的,前后总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一百来天的时候要考四级,我因为报了个培训班,每天课程比较紧而且班里也有讲词汇,就没再用扇贝。第二次又是一百来天,这次是要考六级。第三次从去年双十一开始到现在,大约是260天。即便如此,这依然是我坚持的时间最长的一项活动。 要说我在坚持背单词上有什么收获的话,单词量肯定是增长了。前几天在扇贝测试的单词量超过一万,但这个测试并不是很准确,有些单词我是靠词根猜出来的意思,并没用过。如果按照能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标准来看我现在词汇量大约在7000左右,略高于六级水平。这对我这个高中英语从不及格的人来说无疑是最显而易见的进步。 另外这对我个人的意志力塑造也是有显著帮助的。在方法上,通过背单词我身体力行了21天法则,证明了其正确性,这样以后再有坚持的项目就能有比较充足的心理准备度过前期艰难时刻。而坚持背单词的行为也切实影响到了我的其他方面。比如我从去年开始坚持健身,中间虽然也有空缺,但总算坚持了下来。在生活方面,坚持早起(七点之前),早饭(略为单调),在学习方面上自习习惯的养成都和背单词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一件小小的坚持举动提高了我的整体意志力。 不过说来说去,背单词这种坚持毕竟还是短期的行为,我前几天写过一篇制定长期计划的文章,目的就是反思怎样把短期的行为坚持下去为长期目标服务。这几日逛博客,也看到了不少牛人坚持写博客有十多年的,有七八年的,相当于义务教育那么久。这样长时间的坚持我能否做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希望当1000天打卡到来时我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谁说一定要有副标题的

自从上个月决定博客要重新开张后,我就一直处于纠结状态。第一纠结域名怎么选,好的域名早就被人拿去,我等后来者只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创些词汇组合;第二域名还要结合博客的名字,我以前的博客叫"非要联想",是仿照了王小峰的"不许联想",现在看来这个模仿真是水平不高;我并纠结模板,因为我向来追求简单,自带的模板我就用的挺开心,所以第三纠结是博客的副标题我一直定不下来。 后来我决定一切从简,因为按照我的水平想要自己创造个看起来比较优美读起来又比较通顺的英文组合比登天还难,很遗憾对于中文我也是这样。所以最后就启用了这个看起来比较长的域名oxynets.com,又搭配了一个很俗的中文标题叫"有氧呼吸"。因为我觉得oxy是和氧气的英文单词沾边的,net是网络的意思,"有氧网络"这个直译意义不算太差。但是oxynet.com已经归属于一家保健品网站了,我只好在后面加个s。这样看来这个组合既有人用,说明我的眼光还是有一定水准。不过中文标题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围绕着氧气自由发挥我只能想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硫、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乳酸、森林氧吧,还就属"有氧呼吸"正常点。如果叫"森林氧吧",就成鸡汤站了。 对于副标题我一直是忽视的,但发现这也是最展现博主文字功底的地方。如何用短短十几个字既能描述这个博客又能表现博主性格甚至还能体现博主志向,这是一个技巧。这几天逛了几个博客,觉得真是藏龙卧虎。 第一个我最喜欢的风格是xrspook的" 我的天 "。她的博客副标题是"¿我天地,我胡来?"。这句话短短六个字外加两个符号体现了我前述的三个目标的实现:第一,声明了这是我的天地,这是我的博客,这是我写自己的生活的地方,这就描述了这个博客。第二,两个一正一倒的问号表现了博主随性的性格,由此可见适当的符号可以以小博大,一针见血。第三,最后一句"我胡来"正是体现了博主的志向(或者说是爱好)。认识xrspook时她每天都写WWE,最近看不到了,但是也可以从博客看出博主是个涉猎广泛且有趣的人。 第二个拥有比较好的副标题的博客是你在的" 你在胡同 "。他的副标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得不说这个博

制定中长期目标

本文所说"中期"一般指10年,"长期"指20年。 另:本文所述方法只是思考结果,并无实践佐证(因为我还没活到能实践这种行为的岁数),所以可能会带来有违预期的结果。文中举例只是举例,和我的目标没有关系。 回想过去这二十三年,虽然一直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所学所得没有任一领域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甚至连基本的架构体系都没构建起来。表面上看,学的东西杂是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领域学一点,那个领域学一点,涉猎广泛但都是浅尝辄止。为何我对颇多事物感兴趣却无法深入下去?最本质的原因则在于,我没有制定一个中长期目标,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短期目的,短期行为没有一个中心点。比如要考过"证券从业资格",我便花费一个月把教材看一遍,结果虽然是通过了,但是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看过证券方面的东西,如果有人问我相关方面的问题,我连123都答不上来。假如我有一个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我在某项行为之前必然要考虑,这个行动短期结果是什么,对我实现长期目标有何帮助,如果无助于我实现长期目标,那这个行动是不是就是可做可不做的。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中长期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还是抽象的。如果太过明确,那显然不符合实际,人如何能准确预测到十年后的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成就?但也不能过于抽象,比如我制定一个目标是"十年后我要成为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什么叫"领军人才"?能影响多少人能称得上"领军人才"?这都是不可测的过于抽象的概念,在国家发布的文件里这样说可以,但个人来说就显得不知所云。而如果我的目标是"十年后我要对国内外会计政策有足够多的研究,能够解决一些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切实可行得多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现在的一切行动都应该以像这个目标靠拢为标准。比如我要先把注会考下来,因为注会正是对国内现行会计政策,法律政策的总结。我还要考国外的如ACCA、AIA等证书,为了能解决企业遇到的管理问题,CMA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上这些一个个短期目标正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除了这些比较明确的考证目标外,我还要进入某些行业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机制,要想进入这些企业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学历,或许考个研究生也对此颇有帮助。 制定好了服务于长期目标的短期目的后,才是制定短期计划的时候。这时候

读书:《深度学习的艺术》

从小学到高中前期,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旁人都说是聪明使然。然而自高中后期直到现在,我在学习上却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具体表现在:读过许多书,知道了很多理论不知如何运用;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度不够,只能勉强应付考试,却对深层的思想性问题没有见解;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下来可是无从下手。总之问题就是,自认为下了不少功夫在学习上但却无法解决实际中的任何问题。 回想过去,之所以年少时学习成绩好多半是因为小时候营养好,脑部发育环境比较好,对付义务教育那点死记硬背的知识自然不在话下。但到了大学,更多的知识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不能还用过去那一套老方法——大眼一扫,不求甚解;而且对课堂之外自主获取知识的需求渐渐增多,对知识应用性的要求也加大了,故一种新的,即所谓深度学习的方法才能对个人提高产生作用。 一年多前我买了kindle,在那之前我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但仔细想想,我所看的书多半是出于"为看书而看书"的目的。看到网络上说哪本书好,我便去看那本书。看的时候倒也不忘做笔记,摘抄些重要句子。可是如何定义"重要的句子"呢?我的标准是我不知道的事实就是重要的。这样一来,读书这种主要的学习活动成了信息收集的行为,到头来OneNote里存储了大量各行各业的"术语",除了与人交流时提上两句,怕人识破从不敢深入下去。 根据采铜的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真正有效的学习是要从提问开始的,即为"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预先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进行阅读的目的。而这个问题,又是基于我们现有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获取的新的材料,我们就能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升级改造。 对于多数书的阅读,我都是只求理解,远远没有达到采铜所说的"解码"的地步。但凡识得汉字,了解关键术语,结合上下文,任何书也都能理解。但解码强调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最近在看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中,有这样一个科学的方法论,"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觉得其中所述道理和这个"解码"很相似。事实的规律只可以让我们知其然,却不能让我们知其所以然。就像读新闻,看到新闻事件我们只能知道这件事情发生了,如果不经过思考,就不知道这个事件为什么发生,以后在某种类似的情况下还会不会发生。这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