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最早提出并运用“经济人假设”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明确承认我们生存的世界并非“经济人”的世界,但后世的经济学家似乎忘掉了这一事实,在“经济人”的基础上延伸出“理性人”的概念,数学方法逐渐融入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似乎越来越脱离现实。 《“错误”的行为》作者正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观察到了一些违背“理性人”逻辑的事情,所以决定投入进去,发现更多“非理性行为”并研究其中的原因,期望弥补传统经济学的不足。本书是作者成为行为经济学家的历程。从自己如何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反常行为,到寻求心理学的介入,再到与传统经济学家的思想之争,最终运用行为经济学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也协助政府做出更受欢迎的政策。 其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例子是在英国《财富金球》——一款有奖竞猜类节目中,两名参赛者面临一种类似“囚徒困境”的情况,对大奖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案。假如两个人都选择了“分”,那么最终的奖金两人平分;假如一个人选择“偷”而另一个人选择“分”,则“偷”的一方获得全部奖金;如果两人都选择“偷”则双方都无法获得奖金。与传统的囚徒困境不同,如果两名囚徒其中一名沉默,一名选择招供,那沉默的一方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游戏一开始一名参赛者A抢先对参赛者B承诺,他一定会选“偷”,但是他会把奖金分给对方一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搞晕了所有人,大家都不知道A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赛后是否平分奖金是节目组无法控制的。最终参赛者B选择了“分”,而翻开A的底牌,也是“分”。 A在一开始就限制了对手的选择,如果想要获得奖金,对手只有选择“分”才有机会,但也高达50%。不过A也冒了极大的风险,假如B是个很注重面子的人,产生报复心理选择了“偷”,那最后的赢家就变成了B。而这个做法一经公布,下一期同样采用这个策略,主动权反而会到对方手上,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对方一定会选“偷”。 书中说了一句话:经济学家十分擅长为各种行为编造合理的解释,不管这种行为看起来有多么愚蠢“。如果任何偏离预期的事情都用”看不见的手“这个万金油解释,那经济学就无法被称为科学了。借助于技术的进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都能通过脑科学研究得到验证,对于人的行为决策一定也会出现更好的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