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贫困生补助暗访

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

在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这项政策被简单的等同于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 1500元,对一个月生活费不到200元的贫困生来说是整整一学期的伙食,或是一学期的学费。但这项补助款,真正的帮助到贫困生了吗?记者近日来到这所“豫东名校”,暗访了数十名学生及老师,希望能发现其背后的不公之处。

受助学生不合格


“有很多老师的亲戚都申请上了,贫困生真正拿到的很少。”记者刚与几名学生见面,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告诉记者这个问题。

学生崔鹏讲述了他们班的故事。崔鹏所在班有一个男生,平时经常和班主任在一起,或许是班主任的弟弟。老师喊班内几个申请补助的学生出门,那个男生也主动出门了。后来,又有人看到他在办公室写申请表。

小可本人正是贫困生补助金的受益者,但按照条件,她并不符合。据她称,父亲为了让她能拿到补助款,特别请校领导吃了几次饭。最终的名单上,也有了她的名字。

如果按照补助金的发放标准,“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城市和农村低保户、父母双亡或一方已故、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以及残疾学生;因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们告诉记者,老师转达这件事时要求的条件更苛刻,必须是“父母双亡”或“有重大事故”。如此苛刻的条件,能申请上的人数应该很少,但实际上,每个班都有一二十人能拿到补助(普通班一班是150、160人)。这一二十人,绝大部分是不符合要求的关系户,真正的贫困生却没几个。

“高二时,只要写过申请表的都能拿上”,崔鹏说。

记者在办公室看到了排队填写申请表的学生,旁边有人小声说,“这都是家在县城住的。”

教师与学生相互“勾结”


一名叫徐成的住宿生,讲了一个更令人不敢相信的事。

徐成高二时在宿舍住,有天晚上回寝室后,班主任照例去查寝室。“她喊了几个同学出去,说了一会话。同学回来后告诉我们,班主任让他们写申请表申请贫困生补助。同学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老师说这个钱可以给他们几百,但不全给。”

教师想从中获利


申请学生的审查不严格,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班主任)想从中获利。记者进入学校,找到了几个去年已经拿到补助金的学生。

据了解,2010年,补助金的发放方式是先把银行卡发到各班班主任手中,再通过班主任转发给学生,密码都是统一的。这期间,就有班主任先把卡里的钱取出来一部分,才把剩下的发给应得的学生。

“去年每年1500,实际上我才拿了500。”小华说,“其他人基本都这样”。

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银行卡已经在学生手中了,所以钱是直接打给学生了。并且补助金也提高到了2000元。

“本以为终于可以拿一年完整的钱了,结果班主任又把银行卡要过去了,密码也要走了。”小华很无奈。

“他(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直接就让我把卡交给他,也没说什么原因。我说卡在我爸那,他说那你给你爸打电话要过来。后来又问密码。”

相比于小华的班主任,陈建飞的班主任倒有充分的理由。“他说这个补助虽然让你拿了,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拿上,要分给他们一点。”

“肯定不会的,钱都落他们自己手里了。”小华说。

小华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个学生班主任抽走1000,一个班20多个,就是两万多块。相当于一个普通教师一年的工资。

举报的时效性


“二高那里前几年有人举报(以前是“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其他补助),但就举报那一年发全了,第二年又是这样了。”杜锋是今年刚从太康二高转到一高来的学生,对此也司空见惯。

“问题是向谁举报。上层领导不会不知道,他们也感觉不好管,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老师要是查出来是你后,你在学校还好过?”崔鹏的分析很理性。

打开百度贴吧,记者看到了多个关于补助金发放问题的帖子,这些帖子中控诉了教师克扣学生补助金的事,但能看出来,网络只是他们唯一能发泄的地方。

“要拿都拿 老师也没办法”


记者致电一位该校教师,证实了学生们的说法,“这事儿都知道的,太康、鹿邑、项城,包括外省,哪都有。同一个学校的老师,人家拿你不拿让别人也不好看,所以大家都是心安理得的。”

11月1日上午课间操时间,记者正要离校,突然校园广播里出现一个声音“……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挪用、占用贫困生补助金,举报电话……”,义正言辞。旁边的几个学生纷纷记下举报电话。

11月3日,记者却接到一学生的电话说她们班里有人举报了班主任,被班主任查到,班主任一定要这个学生转班或者回家反思一周。

太康一高现任校长沈世宏,去年上半年刚刚接替前任张化训。沈校长在学生中的口碑很好,甚至学生和任课教师发生矛盾,也会去找校长帮忙。但在这个关于经济的“潜规则”问题上,不仅是沈校长,恐怕全国的中学校长,都不能轻易解决。这是当今行贿受贿、人情至上社会风气在学校这片曾经的“净土”上的真实体现。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