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深度学习的艺术》

从小学到高中前期,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旁人都说是聪明使然。然而自高中后期直到现在,我在学习上却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具体表现在:读过许多书,知道了很多理论不知如何运用;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度不够,只能勉强应付考试,却对深层的思想性问题没有见解;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下来可是无从下手。总之问题就是,自认为下了不少功夫在学习上但却无法解决实际中的任何问题。

回想过去,之所以年少时学习成绩好多半是因为小时候营养好,脑部发育环境比较好,对付义务教育那点死记硬背的知识自然不在话下。但到了大学,更多的知识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不能还用过去那一套老方法——大眼一扫,不求甚解;而且对课堂之外自主获取知识的需求渐渐增多,对知识应用性的要求也加大了,故一种新的,即所谓深度学习的方法才能对个人提高产生作用。

一年多前我买了kindle,在那之前我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但仔细想想,我所看的书多半是出于"为看书而看书"的目的。看到网络上说哪本书好,我便去看那本书。看的时候倒也不忘做笔记,摘抄些重要句子。可是如何定义"重要的句子"呢?我的标准是我不知道的事实就是重要的。这样一来,读书这种主要的学习活动成了信息收集的行为,到头来OneNote里存储了大量各行各业的"术语",除了与人交流时提上两句,怕人识破从不敢深入下去。

根据采铜的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真正有效的学习是要从提问开始的,即为"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预先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进行阅读的目的。而这个问题,又是基于我们现有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获取的新的材料,我们就能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升级改造。

对于多数书的阅读,我都是只求理解,远远没有达到采铜所说的"解码"的地步。但凡识得汉字,了解关键术语,结合上下文,任何书也都能理解。但解码强调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最近在看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中,有这样一个科学的方法论,"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觉得其中所述道理和这个"解码"很相似。事实的规律只可以让我们知其然,却不能让我们知其所以然。就像读新闻,看到新闻事件我们只能知道这件事情发生了,如果不经过思考,就不知道这个事件为什么发生,以后在某种类似的情况下还会不会发生。这不仅是一种分析的过程,也是一种延展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操练非常重要。一万小时理论中主要的观点就是"刻意练习",其中强调了重复训练的重要性。问题在于,打网球、弹钢琴我们都知道如何反复练习,对于知识,如何进行操练呢?采铜的办法是将知识技能化,就是说寻找知识的用武之地,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要想让自己的知识更上一个新台阶,对不同领域可以借鉴的地方进行融合是关键的一步。这要求我们洞察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找到知识与知识间的隐含的联系。

采铜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不到3万字,却精确的指出了大部分,包括我在内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又提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一本值得效仿实践的好书。

评论

  1. 我现在看书也是看得相当杂乱无章 没有想过深度学习的问题

    回复删除
  2. 主要是想到自己马上要毕业了,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心中很是捉急啊!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Say something